2012年6月1日星期五

快慢思維(二):破解心理謬誤迷陣 - 徐天任


2011年12月6日 - 信報研究部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怪誕經濟」系列Freakonomics、Super Freakonomics作者之一Steven D. Levitt:這個星球上可能沒有任何人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更明白以及為什麼我們所作出的選擇決定,在Thinking, Fast and Slow這本奇書,卡尼曼與我們分享他的睿智。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Steven Pinker:卡尼曼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也是現今在世的最重要的心理學家。

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思維,快與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透露,他和杜維斯基(Amos Tversky)早在1969年開始有關直覺思維的研究路程由簡單的互相對話起步,他們採取的方法是不着邊際地隨意提出問題,答問者則憑直覺回應,答案是對或錯並不重要,他們目的是要審察和分析人們的直覺反應(系統1,以及系統2是卡尼曼後來創造用以解釋思維的名詞,詳見11月29日信研「快慢思維」),每次對話都是一個小實驗,有時兩人漫步閒談,一日之內就可以做很多次實驗;赫赫有名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就是建基於兩人多年累積的「實驗」。

卡尼曼對《紐約時報》表示,「我感到這個(諾貝爾經濟學)獎是我們兩個人共有的,我們十多年來有若孿生兒(I feel it is a joint prize. We were twinned for more than a decade.)。」

《思維,快與慢》指出,系統1不停向系統2輸送對事物的印象、直覺、意向和感覺(impressions,intuitions,intentions,feelings)等各種訊息,倘若得到系統2認可接受,系統1的所有印象和直覺便會變作信念(beliefs)和知識並貯存在系統2成為記憶,意向或欲望則變成自動行動。而系統2對來自系統1的訊息大多數「照單全收」,因此我們的行動或決定通常都是憑直覺印象而作出反應。

偷樑換柱

卡尼曼多年前曾有一次使他大為驚訝的經驗,一間大型金融機構的投資部主管告訴卡尼曼剛買入了總值幾千萬美元的福特汽車股票,卡尼曼還以為該位主管曾仔細分析發現福特的股價便宜才大手投資,卻原來他只是最近參觀了一個車展,非常欣賞展出的汽車,於是由對汽車的好印象想到應該擁有汽車股,他並強調對自己的直覺十分有信心以及滿意所作出的投資決定。卡尼曼分析,這種與投資基本原則沾不上邊的「直覺印象揀股法」,有理由相信那位主管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卡尼曼表示,早期他與杜維斯基對於啓發與偏見的研究尚未能夠充分理解那位主管的投資決定行為,其後有關啓發式概念(conception of heuristics)方面陸續有更廣泛的發現,近年才可以給出完整答案,原來人們是會因為喜歡或不喜歡某些事物的主觀感覺而作出直覺判斷或決定,根本無需要任何理由(現實生活中,最普遍的現象例如某位政治人物或明星若果予人的感覺有如俗語所謂的「合眼緣」,可以大大影響了他或她的受歡迎程度;又例如面試的「印象分」,卡尼曼認為,可能比個人的履歷資料對能否被取錄佔更大比重),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印象啓發(affect heuristics)。

卡尼曼就印象啓發心理現象進一步解釋說,當我們遇到複雜的難題,譬如激烈爭持的棋局下一步如何落子或應否投資某一隻股票,自動運作的直覺機器(machinery of intuitive,即系統1)仍會盡力去解決問題,若個人於有關問題學有專精,例如象棋高手可以一眼就看通棋盤形勢而走出正確並藏有後着的一步(但卡尼曼指出,象棋高手剎那間決定每一步棋,其實是經過長期專業訓練的反應多過直覺反應);即使個人對有關問題沒有足夠知識去解決,快速思維的系統1仍會憑直覺將問題簡單化處理,例如上述那位主管對於「應否投資福特股票」是一個難題(需要詳細分析福特的資產負債表及估值是否吸引等),但問題若轉為「我是否喜歡福特汽車」就簡單得多而且心裏早已有了答案,這亦是啓發式直覺(intuitive heuristics)的本質。

不過,我們通常不會察覺系統1如此這般將問題「偷樑換柱」後所作出的即使不至謬誤但最低限度沒有足夠理據支持的選擇或決定,卡尼曼以下的故事和近年的研究亦證實,面對難題需要作出選擇及判斷時,系統1的直覺比實質經驗有更大影響力;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亦不會每項事情都依賴思維緩慢的系統2「深思熟慮」後才作出決定。

卡尼曼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LSE)回答學生提問講述他早年的故事:1970年代,卡尼曼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任教心理學,他說服以色列教育部,在高校推行心理學的判斷和決策(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課程教育,並自告奮勇負責設計課程和編寫教科書,卡尼曼的8至10人的編書小組成員包括多位資深老師和他的心理學科學生,參與計劃的還有當時的希伯來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課程編製專家福克斯教授(Seymour Fox),他們每星期五下午都開會商討課程大綱和課本章節,如是者約一年之後,小組已編寫完成好幾個篇章並模擬進行過幾次授課排練。

有一天,卡尼曼要求他的小組成員私下評估需要多久才完成教科書的草本呈送教育部批核,而不同成員估計由最快的18個月以至最長為30個月,即是平均約兩年便編寫完工。卡尼曼亦相信成員對計劃進度是合理的預測,但他就有關計劃諮詢教育課程專家福克斯的意見時,對方的一番說話卻令卡尼曼極度震撼。

40%失敗率

福克斯告訴卡尼曼,他從未想過這個問題,而在他記憶中,類似的教育課程計劃有40%半途而廢,其餘60%最快也要7年才編寫完成教科書,而最慢的不超過10年。卡尼曼追問他的小組質素與其他能夠完工的小組比較,福克斯稍作考慮後表示:「低於平均水平,但低不太多。」卡尼曼對LSE的學生說,那本心理學教科書8年後才編成(經驗老到的福克斯對小組工作能力的預測果然準繩),但卡尼曼已離開祖國以色列到了美國,連教育部的人事亦已改朝換代,小組花了8年心血寫成的教科書從未被採用。

卡尼曼坦承,上述教科書故事是他平生最尷尬的自白,故事的教訓是卡尼曼本人以及他的小組都漠視40%失敗率以及最少要7年才完成計劃的統計數據,他說,其實早在福克斯提出他的看法後就應該立刻放棄他們的編書大計,但全組人由始至終(未經調查)都相信編書計劃是理性的決定。卡尼曼指出,故事亦反映即使專家的集體決定(卡尼曼加上小組成員)也不可靠,因此他向LSE學生坦言,讀他的《思維,快與慢》對改善心理偏見沒有大幫助,他身為心理學專家當年也克服不到自己的心理謬誤。

閒言教育

然而,卡尼曼在LSE的談話以及《思維,快與慢》的序言都強調「閒言」(gossip)的作用。他指出,由於我們特別精於挑剔別人的錯處,反過來說別人也會更清楚看到我們計劃的缺點,因此當內部意見與外部意見(inside view and outside view)有矛盾時,理性或理智的做法是客觀反省;「閒言教育」可以一定程度有效修正個人投資決定或機構發展計劃以至政府行政決策的偏差。

最後,LSE萊亞德教授(Richard Layard)詢問卡尼曼預計要多少時間寫成《思維,快與慢》。卡尼曼笑說,從一開始他已知道自己是做錯了決定,但在不少朋友的取笑、監察和鼓勵下幾經辛苦終於成功出版,他自嘲很難從自己的錯誤汲取教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