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8日星期一

《易經》中醫的形而上和形而下 - 醉一先生

2012年5月26日 - 信報

《易經》可分形而上和形而下兩者談論,觀象爻辭屬形而上,玩占卜筮屬形而下。傳統中醫也分形而上和形而下:理論是形而上;臨牀是形而下。中醫者,乃指中庸醫術,非為辨別東西方醫學而言。不偏不歪,扶正祛邪,平衡和諧,固本培元,注重全息調控,反對局部定位對抗治療。方是經典治病之道。

形而上以哲學為指導,先觀察病體的氣基是否平穩,這可透過多種技術測檢,如望、聞、問、切以及導引(即內家氣功)等方法。太極兩儀的勢態能否維持穩健即可顯示病況。穩態者,即陰陽二氣保持在平衡穩定狀態;勢態者,即陰陽二氣是否失衡?或向那一方傾斜?或是否有鬆散現象?從而找出病體根源,因勢利導,平穩陰陽。

韻律失去節奏即生病

近代醫學喜談生命訊息管理系統,但筆者卻比較強調宇宙生命韻律,人體的病源在於生命韻律的節奏出現紊亂,只要把病人的生命韻律恢復正常節奏,換言之即訊息秩序還原,人體的生命能量便會保持穩定狀態,病患就相對減弱,此時在患病相關處施針,便可針到病除,或對症開方,事半功倍。臨牀處方及針灸推拿等術,可列為形而下。

形而上學而言,易學所指的太極陰陽二氣本出自先天之宇宙能量,兩者互衝互補,周流不息,在人體者統稱為元氣。形而下學而言,人體屬有質感之器皿,乃血肉之軀,此軀體在先天元氣指揮下有其特定一套韻律,然而在後天遭受生活壓力,精神長期憂思勞慮,人體元氣(即生命能量)不斷消耗虧損,生命韻律受干擾,失去節奏發生紊亂,是以百病叢生,倘若見是病而醫是病的話,則不是根治之本,病者必須還原生命韻律節奏,始能恢復整體運作,元氣充盈,局部產生之病症也必隨之消失。形而上者則謂之回復先天太極,至此陰陽兩者和諧,整體完美無缺,為一最具生命力的系統,元氣純如老子所言:「如嬰兒之未孩。」

據此,哲學上問病論治,先從整個太極陰陽的平衡下手,使病人的生命節奏穩定以及恢復運作,使陽氣充盛,陰氣消弭,溫暖平和,水不過濕,火不過熾,務求水火相濟。《黄帝內經‧靈樞‧九鍼》篇岐伯曰:「天地之大數也,始於一終於九,一法天、二法地、三法人、四法時、五法音、六法律、七法星、八法風、九法野。」指出天人合一理念底下,大自然一切動態和變化皆與人類生命息息相關。除了星辰與地域分野之外,音律佔了其中重要之一環(這亦是筆者主題研究之一)。自盤古初開,天地的動態就是韻律,人處天地中間,以心為律,音韻無處不在。(詳情請参閱拙作《內經與易經之音律》概論已被收入《黄帝內經爭鳴論壇》一書,由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出版。)

回復節奏即水火相濟

生命韻律系統除反映陰陽平衡外,也顧及五行生剋的和諧,中醫經典以五運六氣作指導模式,但若以個別方式處理五臟六腑補瀉問題也可能犯了西醫個別對抗的毛病,因五臟六腑同時也各有韻律,若然單一個別處理會顧此失被,可能發生偏差,不能獲得預期效果。關於此點,臨牀施術時,須全盤照顧,務求五行同時互補運作,使整個生命系統回復和諧節奏。 治病猶如搞哲學與藝術創作,把一件枯朽了的東西重新修補,再恢復原貌,或更勝從前,醫者甚至從中悟出新道理,造福杏林。

病因多陰邪氣盛致陽體氣基受傷,論治必先調陽為本。中華哲學特色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結合,同時存在進行。治氣者為形而上,或可針法治任督二脈以及腎經作扶陽袪陰,以針刺法帶動能量周流於任督二脈。依據易學陰陽五行概念,督脈乃陽氣總滙屬乾卦之道。腎水乃陰水總滙屬坤卦之道,天一生水乃生命之源。易理有水火搬運法,遇水濕則運火去濕,遇火熾則運水調火,務求水火相濟五行調和;治體者為形而下,或可用骨科手法調整病人脊髓,使任督無阻,先天元氣即通順舒暢。再施針帶動腎氣上下交流,恢復生命系統運作能力,再在相關的病情穴位施針,或配合靈龜八法與子午流注逐日逐時取穴,便是全盤照顧。

人體十二經絡也有陰陽五行之分,可以運用五行學說之生、剋、制、化等理論作為臨牀哲學指導,天人合一乃指人活在時空之學問,每月每日每時皆有其不同經絡和穴脉輪值運作,至於如何追尋準確經脈穴道,倘若不便攜帶書籍工具的話,可以運用《一掌訣子午流注取穴法》,此法是根據易學陰陽五行干支配合經穴、依日月時辰運轉而排列,可以隨手推算,傳統經驗醫師多是精於此道,效果匪夷所思。可見談醫道者,不離易道。易經之用,心手相應,妙在其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