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日星期二

人生倘如戲,總有結局時 - 占飛

2012年4月3日 - 信報

今年的清明及復活假期僅差一天,港人已習慣了每逢長假便往外地旅遊,估計今年也不例外,讓留港的港人可以過一星期清靜的日子,亦是好事。這兩個節日,主題都是死亡、死後及來世的問題,偏偏卻是現代人最不願意想及的問題。

中國人受儒家思想影響,孔孟都談死亡的意義,卻不大理會死後及來生。孔子是不可知論者,所以他會說:「未知生,焉知死」。道教只追求長生,也不大注重死後還有沒有生命。佛教及基督教——無論是新教或舊教——卻十分重視死後及來世。

永恆生命

容許我武斷一點地說:人類幾千年來都是從死亡的角度去看人生,王侯貴族固然不計較花費地建墓,極盡豪華之能事。老一輩也極重視死葬,中年便儲錢安排後事,買定墳地棺材。對他們來說,這世上數十寒暑只是死後生命的前奏或演習。生是盛宴的前菜,死後才是主菜。生,是為了預備死後的永恆生命。就算不可知論的儒家,不談死後有沒有生命,不講天堂地獄,都將個人融入家庭及家族乃至國家民族及文化的生命裏面,重視不朽。生的最高境界是「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從工業革命帶來世俗化,人開始「有今生、沒來世」。連《恩雨之聲》一類宗教節目都只強調信教後,個人如何脫胎換骨。只要相信神,便可得神領神助,克服任何困難,生意失敗的可以另起爐灶,黑社會、道友、爛賭鬼會浪子回頭,重新做人。換句話說,信教可以即時給人帶來好處,毋須等待死後上天堂或像佛教說的通過輪迴來生才有好報。占飛認識許多虔誠的教徒,一方面信仰堅定,另一方面依然認為「人死如燭滅」,而非堅定不移地相信死後靈魂不滅。

過去中國人講求「壽終正寢」,正寢即是死在家裡,今天能在家裏過世的是幸運的少數,99%的人是死在醫院或善終院裏。親人往往無法看着家人嚥下最後一口氣。厚葬是浪費,城市沒足夠土地讓百姓築墳建墓,死去就一了百了,一把火燒掉最合乎「經濟理性」。

直面死亡

今天的共識是:死亡太traumatic,會帶來感情創傷。成年人最好毋須直面死亡,孩子呢?更最好不要讓他們見識到死亡。過去,家中宰雞殺鴨,孩子老早知道死亡是什麼。今時今日,食物是處理過的,從市場買來的無生命的東西;孩子唯一可看到的生命是寵物,惟一可見識到的死亡是寵物去世。有些父母甚至因為不希望孩子見識到死亡而不養寵物。現代人就是這樣「當自己會永生地活下去」(We live as if we will live forever)。

這當然是自欺。若說人生是一齣戲,那沒有死亡,人生便變成一齣永無結局的戲。今天,存在主義已不流行,但其要義依然是暮鼓晨鐘:沒有死亡,人生便失去意義。卡謬說,人生最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人不自殺?海德格說,人不敢面對死亡,生命就會變得不真誠(inauthentic)。偏偏當代重視物質及現世的文化,以及社會制度的設計,都叫人忘記死亡,叫人不直面死亡。清明及復活長假最好去旅遊,拜山只是人做我做的儀式。誰會好好地靜下來想想死亡及人生的意義?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