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9日星期一

家庭關係的溫度計 - 木羽飛

2011年9月14日 - YAHOO新聞

人月團圓的日子,四口子圍在飯桌上你一言我一語,小女兒如常地把菜啊飯啊肉呀湯呀都天一半地一半的塞進嘴巴裏,混亂中外子把一箸菜夾到我的碗中,大女兒看在眼裏,突然拋下一句:「唔……你兩個最近都相處得幾好。」

這番話,出自還不夠六歲的小人兒口中,我們除了呆,還是呆。

說來慚愧,我們實非相敬如賓式的夫婦,面對生活瑣事煩事,吵鬧幾句總是難免,只是,我們都非常警覺地從不在女兒臉前吵,可是大多數時候,小人兒即使看不見聽不到,還是嗅到那股微微的燒焦味。

這或許也是人類天賦的求生本能。

還記得開學第二天,女兒對兩個新班主任有這樣的評價:「他們倆結合得麻麻地!」我們好不辛苦的強忍着笑,繼續打聽下去,女兒說:「女老師只叫我們拿寫字簿一出來寫字,但男老師則寫字簿一和二都一併派了給我們,你叫我們如何是好!」

這讓我想起去年初,著名家庭治療師李維榕任總監的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發表了一份有關父母爭吵對孩子影響的研究報告。他們仔細研究了二十個家庭個案,把孩子如何化身成一塊海綿,盡吸家中喜怒哀樂的事實,表露無遺。

研究人員先安排父母及孩子進入同一房間,然後請父母談論一些雙方無法達成共識的話題,孩子則坐在房間一隅,遠遠地觀察父母的互動,同時量度孩子當時的生理反應,包括心跳率、手汗、皮膚收縮及血液循環。這幾種生理指數,都能反映孩子面對父母爭吵時的緊張程度。

研究發現,不管父母爭論的話題是什麼,他們有80%時間在相互抱怨;同時間,孩子們也有80%的時間都對父母間緊張的關係作出了反應。原來,即使孩子看似漫不經心,對吵鬧好像視若無睹,決不代表對人與人間的關係懵然不知。

孩子,其實是家庭關係的溫度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