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6日星期二

以美悅人是雅,以色誘人是淫 - 占飛

2011年7月26日 - 信報

美色美色,我們習慣了把「美」與「色」兩個字混為一談,彷彿它們是同一樣東西。事實當然並非如此,而建制、傳媒與主流社會價值對兩者的態度,更是南轅北轍、差天共地。於是,以不老大美人姿態華麗登場的林青霞,可以成為今年嚴重缺乏話題價值的書展的一大亮點,她的瓊瑤式文藝講座在主辦單位的護航下,可以吸引到七百人去睇明星。反觀賣豐胸美腿和嫩口的o靚模,卻繼續被視為洪水猛獸或者瘟疫,被摒之簽名會的門外。

以美悅人是高尚的雅,以色誘人是下賤的淫,乃社會長久以來的偽善。香港人的精神分裂,可見於它對「色」的態度——既被它弄得昏頭轉向、目不轉睛,又急於要站在道德的高地對它進行批判。

高舉「世風日下」警告牌

不管是「女」殺手陳冠希、召妓政客還是o靚模,每一次有人誤打誤撞打開災禍之源的潘朵拉盒子(Pandora's box),向公眾展示性慾(eros)的原始力量和顛覆性,慣以道德為本位、衡量世間萬事的說教者和道德主義者,就會氣急敗壞地走出來,義正詞嚴、義憤填膺,高舉着「世風日下」和「人心不古」的警告牌闖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這種泛道德主義的荒謬之處在於,一種未被深入了解,甚至不曾被清楚描述的生活方式被批評為不道德。結果,一群人的道德價值觀被標榜為遠高於另一群人。如果其他人不按照這些人的道德價值觀生活、待人和處事,他們就是罪人。道德主義者的想像力貧乏,又時時畀一種過剩和深藏的道德焦慮(moral anxiety)所煎熬。只要他們覺得他們的道德價值觀受到威脅和道德意識受到挑釁,他們的道德焦慮就會加劇,甚至失控變成一種道德的歇斯底里(moral hysteria)——好像如果他們不大聲譴責,社會和道德就會馬上陷入崩潰。

特權階級壟斷性消費

即使是比較開明、誠實,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欲望和需要沒有那麼貶抑的人,也喜歡以「樂而不淫」、「風流但不下流」,以及「色情」(pornography)和「情色」(erotica)的二分法,試圖將「性」這隻黑豹馴服為花貓。其實自有人類以來,性就是他們生活、文化和藝術的一部分。色情這個標籤和分類,卻是在歐洲現代化的過程中才被「發明」出來。十九世紀初印刷術大進,各式各樣有關性的描寫和敘述突然得到廣泛流傳。這觸怒了在此之前長期壟斷「性消費」的社會精英和特權階級。他們發明色情這個法律及藝術的類別,就是要管制及規範有關性的文字及圖像的流通。那即是說,擁有權力的人可以縱慾和肆無忌憚地享受性,但平民百姓卻只能夠得到循規蹈矩、涓涓滴滴和限量配給的性。只管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沒有比這個更離譜的了。

時至今日,社會仍然千方百計鼓勵我們去欣賞「美」而防範「色」。難怪從SM大王沙德侯爵、同性戀才子王爾德、意大利詩人導演柏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到美國評論家蘇珊桑堤(Susan Sontag),色情論述和色情想像力的發揮都係社會批判的利器,用來挑戰政治、宗教和社會的勢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