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9日星期三

香港中文的上中下三路 - 陳雲

2011年6月28日 - YAHOO新聞

書面語文的發展,一般是兩極走向行先,然後合流成為中流。舉秦漢的書面中文為例,高雅的詩賦、文辭和流俗的史書對白及樂府歌謠,較先分庭抗禮,居於中流的書面白話或白話文學,出現得較晚,最早要算到唐初的變文。

香港書面中文的發展歷程也是一樣,首先是高雅文言與地方俗謠及通俗文學的兩極對立。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新生代才積極用白話文來創作香港文學。

這也有其歷史原因。在大陸經歷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時候,英治政府恐防民主思想滲入香港,或香港人投入大陸的革命活動,便大力提倡中文的古典教育,排斥白話文學和普通話,阻隔中港兩地的文化統一,以免香港受大陸波及。當年魯迅路過香港,便受到港府及上流社會冷待,令他視香港為「畏途」。故此,即使到了五四時期,香港也不鼓吹白話寫作,正經高雅的簡樸中文是主流,居於末流的是粵曲、唱龍舟、漫畫等粵語通俗書寫。

到了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大放異彩,粵語電影和流行曲風靡海外。然而,那只是口講的文化(culture of the spoken word),是口述中文,不是書面中文。受了政府的阻隔,香港白話文學和現代文學起步都比北方要遲。創設新民體的梁啟超,用淺白的文言寫作,本來是好的開頭,但經歷戰亂之後,廣東人領導的語文改革便斷絕了,變得要由北方帶動。香港這邊,意義深遠的新詩和小說,都在八九十年代消沉了一回,到了二千年才復興。

香港有饒宗頤、錢穆、牟宗三,也有許冠傑、徐克、周星馳。雅俗的文化兩頭,香港成果豐碩,但中路卻不見得優異。然而,一地文化的上、中、下三路之中,最為人尊重的是中流的白話文學,即是新詩、小說、散文之類。香港有上游的詩賦、考證、國學、新儒家,下游有粵曲、粵語流行曲、電影等,但香港最缺乏的是中游的白話文學。一般人不注意高雅的文學,也不屑理會通俗文學,印象最深刻的是中游的詩歌、小說之類。故此,外地人有時貶抑香港無文化,其來有自,也是歷史事實。香港人承認了,再努力便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