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0日 - 信報
為迎合大陸客,台灣的人氣小吃「蚵仔煎」改名為「雞蛋海蠣餅」,還要用簡體字來寫。若我是台灣人,也會感到不是味兒。
不過,無論叫什麼名子,蚵仔煎,都是極之美味的小吃。要煮得正宗,一定要用番薯粉開糊漿。現在坊間吃到的蚵仔煎,蛋漿的比例過高,風味差了一截。
蚵仔,即是閩南語的蠔仔,蠔肉小肥圓色白,大小如花生仁,每年的五六月,是它最肥美的時候,用來滾湯,煮麪線,炒韮菜或鹹酸菜,亦是一流。
蠔,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產,品種超過一百種,明副其實是蠔門大族。
蠔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維生素A、B、C、D、E、脂肪、EPA、DHA、 肝糖、鐵、鈣及鋅,和很多等等。其中鋅,能提升精子產量及活力,增強生育能力,有壯陽功效,羅馬人視生蠔為春藥。歐洲人吃蠔歷史,和熱愛的程度,比我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西方認為蠔生吃,營養價值較高,但現在的海洋污染嚴重,除非產地來源可靠,否則要適可而止。本身患有肝病,糖尿病,及需要長期服食類固醇藥物的人士,還是吃煮熟的蠔比較安全。
蠔,屬海產,中醫認為海產多有滋腎養陰,軟堅散結的作用。中國自古內陸地區的人,若患有大頸泡,便用生曬蠔和有類似功效的昆布一起煮成菜肴,作為食療。蠔對缺碘性甲狀腺肥大症,和結核性淋巴結核,皆有食療作用。引起大頸泡的病因很多,並非都適合以蠔作食療。
蠔曬乾後,成為蠔豉,與「好市」諧音,是象徵好彩頭的食物,深得廣東人喜愛。蠔豉用鹽水熬,可製成為蠔味濃郁的蠔油。天然釀製蠔油營養價值不差,但市面大量生產的那些,不但鹽份太高,添加劑也太多了。
蠔,北方人叫它牡蠣。中醫亦常用牡蠣入藥,但用的並不是肉的部分,而是去了肉的牡蠣外殼。
牡蠣殼用火鍛燒加工後,質地變鬆脆後才可打碎入藥,或磨成粉入藥。中醫認為它不但有與蠔肉一樣能滋腎養陰,軟堅散結,還有止汗,鎮靜,養陰,止胃痛,止瀉,治療婦女白帶,男子腎虛滑精的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認為,牡蠣殼的結構,九成為天然鈣質,其餘為多種礦物質和微量金屬。而它的治療效果,可能是因為它補充了人體鈣質有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