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5日星期三

慣性倚賴,也有好處 - 陳頌紅

2011年5月25日 - 信報

有人可以倚賴,多好。啊,更正:有一個非常可靠的人可以倚賴,那多好。

因為受社會普遍偏見「男人的方向感比女人好」的洗腦,所以,若干年前跟幾個朋友駕車去滑雪,便對當中唯一男性友人的方向感深信不疑。他說應該左轉,我們就服從。即使跟我在地圖上看到的方向相反,我都只是輕輕問一聲「真的左轉」,他點頭,我就不敢再質疑他作為男性必定有方向感的無上權威。結果,明明是三小時的車程,我們的車子開了六小時,還未到目的地。不但如此,我們的車子還多次駛進十分危險的地方,例如浮浮沉沉的泥濘裏、有野豬野鹿跑過的森林中,以及像是隨時會崩塌的積雪懸崖邊。

當時,如果我們有自己的主見,敢挑戰權威,就不會白白花掉幾小時在找出路吧?不過紐約艾德菲大學的心理學家Robert Bornstein又有不同看法。他認為,將不健康的倚賴,化成健康的倚賴,那才無敵。他在《當今心理科學趨勢》期刊中發表研究報告,指慣性倚賴的人,其實在某程度上比普通人更主動、更有想法,只是形式不同。

研究人員把通過性格測試的「慣性倚賴」受試者,與「獨立主觀」的受試者編成一組,他們要在一個研究人員確保雙方意見不會一致的題目上進行辯論。研究人員原本以為慣性倚賴的受試者,會首先作出讓步,結果卻剛好相反。在實驗的七成時間裏,都是獨立主觀的一方首先投降。

原來,慣性倚賴的受試者知道辯論另一方並非他們可以依靠的權威,那些在實驗室外看着他們辯論的研究人員才是,所以他們希望在真正權威面前突出自己,以留下良好印象。Bornstein指出,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很多研究發現慣性倚賴的人,學業成績較好(因為他們一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第一時間向教授求助)、身體較好(因為他們服從醫生指示以及較有恆心戒口)。所以倚賴和被動不一定有關連。相反,為了尋求保護,慣性倚賴的人會更主動出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