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

愛因斯坦展「可能引起不安」 - 占飛

2011年5月6日 - 信報

人,天性並非逆向思維,卻有逆向行為,凡事愈禁愈想看,愈警告愈不受警告。康文署從老遠的瑞士伯爾尼歷史博物館引入《愛因斯坦(1897 至1955)》展覽,實是難得。《南華早報》對展覽播出二次大戰的歷史片段時加上「警告標籤」卻看不過眼,搞到占飛心痕痕,即刻飛奔去參觀,看片段為何「可能引起不安」,又何故要「建議家長陪同子女觀看」?

道德過濾近乎潔癖

占飛觀賞片段之時,巧遇一班穿校服的中學生,口痕問其中一位內容「不安否」?她忸怩地搖頭答:「知道那是歷史,就不會。」

愛因斯坦展在瑞士、廣州和北京展出時,都沒有特別樹立警告標記,何故來到香港要「多嚿魚」?

康文署回應指此舉只為參觀者作事先的「温馨提示」,占飛認為說到底也是為自己買個安全保險;但看在老外眼中,就覺得這種近乎潔癖的「道德過濾」很是突兀。此舉無疑反映香港父母溺愛子女之嚴重,另方面看到香港政府「神經過敏」的程度。大衛像的裸露被視為不雅、書展裏藝術插圖被批為不雅刊物,這種種已淪為國際笑話,看似是民主自由之都卻被一班「道德塔里班」攻陷,思想的萌塞程度尤甚於內地。

這小插曲沒有影響占飛觀賞的興致。值得一讚,是愛因斯坦展沒有像其他名人紀念館,老是把名人當聖人看待,作為世紀風雲人物,展覽還原了他的人性,例如把他的情信和情史都披露。

令占飛看得最津津有味的,並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E = mc²如何衍生,而是他在愛情上的率性。他戀上自己學生娶為妻,感情轉淡後他曾要求妻子履行不平等條約以交換維持彼此關係,包括要她保證他一日三餐、睡房有人執拾、不能要求他陪伴在側等等,妻子不許,愛因斯坦最後放棄糟糠而轉投表姐懷抱。

這是普天下男人每天都面對的問題,偉人也不例外,所以占飛看起來,特別有共鳴!占飛忽發奇想,怎麼周圍未見有河蟹標記叫人別「模仿」。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