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0日 - 信報
冬天吃鹿茸、羊腩煲,夏天吃冬瓜盅、黃瓜赤小豆湯等,這些都是四時的養生飲食法則。從中醫角度,四季的氣候有所不同,人與自然界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要因應四時變化而作養生進補,才能達到預防疾病、增強體能和抵抗力之效。不過,不同體質有不同的食療方法,所以不要人補你又補,以免適得其反。
中醫認為養生是「治未病」,即以未病先防為重點,強調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和「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病理觀,正氣即抵抗力,要加強正氣,避免外邪入侵。中醫學亦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外界環境亦息息相關,所以人類要掌握自然規律,順應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和冬藏」的特性,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定律,對應「天人合一」,以保持身體與環境的協調,達至防病保健的效果。據註冊中醫師彭明慧表示,養生與進補是同一概念,所謂「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從而讓身體處於平衡的狀態,但夏天以「清補」為原則,有別於冬天的進補,利用營養豐富、有益健康及能清熱的消暑食物或藥材來補充身體不足,不宜吃溫熱厚重之味。
任何人士都適合進補,但不同體質有不同進補方法,因為從中醫角度,人的體質有寒熱虛實之分,所以養生之道是根據每人不同體質和身體狀況,而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才符合有益健康的養生之道。
夏的特點是生機蓬勃,其性屬陽。陽氣,泛指人體動能活動,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可以使人身體健康,體質強壯,增強抵抗能力,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氣的侵襲。養生就要把握在夏季這個陽氣亢盛的季節中保養人體之陽氣。
養陽消暑補津液
不同季節開始養生的時間有所不同,彭醫師指,夏天以小滿的節氣(即每年約5月21日或22日)為始,這氣節代表氣溫慢慢上升,所以適合進行養生。古代養生學家認為四時氣候是春溫、夏熱、長夏濕、秋燥、冬寒的規律。夏季從立夏開始,日照時間長,陽光直射達北回歸線,是一年內陽氣最盛的時間,而地表濕氣蒸發,人體在這時候的新陳代謝亦會加快、氣血運行旺盛,人會感到煩躁不安、食慾不振,而體質較差的人士更會感到全身乏力,頭暈、心煩、昏昏欲睡甚至嘔吐等。與夏天相對應的五氣為「暑熱」,陽虛之人必須於盛夏陽旺之時即予以培補調理,至秋冬才可能減輕症狀或減少復發。「養陽」的含義包括養腎陽之義,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故春夏養陽要注意「從其根」,方能真正達到夏養陽的目的。
在飲食方面,《黃帝內經》亦記載:「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寒遠寒。」所以在溫暖炎熱的春夏季節,避免進食溫性熱性的食物,涼性寒性食物亦不宜在秋冬季節進食。夏天要避免進食一些燥熱和偏溫的食物,如羊肉、鵝肉、肥肉、鯉魚等,而性味辛溫的辣椒等亦應少吃。
花旗參麥冬最佳之選
夏天進補要依照兩個原則進行,首先要以清心去暑、清熱生津作原則,因為按中醫理論,「夏」是對應「五行」中的「火」,火燥熱盛需清熱生津,而「夏」在五臟中屬「心」,因此夏季要特別注意心臟的保護,而寒涼食物不宜吃過量,不宜飲用過多冷飲,因為對體內的陽氣是一種損傷,傷及脾胃,雖然不會即時引起什麼不適,但會容易在秋季出現腹瀉、感冒及咳嗽等症狀。
其次,更要以清熱利濕,健脾養胃的原則,由於夏季濕氣重,所以應選擇具有化濕作用的清淡食物,多吃一些湯羹及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煎炸和濕熱食物。在選擇食材方面,夏季以清補為主,多吃性涼食物,如大麥、小麥、綠豆、百合、黃瓜、菠菜、白菜、芹菜、蘿蔔、鴨肉及新鮮水果等,以達清熱解暑、健脾利濕之效。脾虛人士可食有健脾養胃、化除濕邪、性質平和的補益食物如赤小豆、薏米仁等,亦可飲冬瓜湯、百合湯、綠豆湯等,以解暑止渴、生津涼血。至於在藥膳進補方面,可選一些營養豐富、滋陰補氣的食物和藥材作藥膳,如蟲草老鴨湯、鯽魚冬瓜湯、清燉甲魚、百合炒肉片等。而彭醫師推介西洋參(即花旗參),《本草從新》中記載,西洋參能「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所以是夏季常用的藥材。其次,麥冬屬平和之藥材,可增強西洋參滋陰、生津和潤肺之效,兩款藥材都適合任何體質人士食用。
夏天晚上11點睡覺
夏天的養生之道除要適當選擇飲食外,日常生活上亦要有所注意。夏季養生,睡眠是很重要,夏天要晚睡但早起,所指的晚睡是不宜超過晚上11點睡覺,因為太晚睡覺會影響氣血功能,而早上早點起床,則有助體內陽氣向外生發。其次,夏天要保持情緒平穩,勿過分壓抑情緒,因為情緒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身體,而夏天人們體內的氣血不足,容易動氣,心情煩躁不安,會影響氣血不能通暢,新陳代謝減慢,所以夏天不宜發怒。此外,夏天不宜做太劇烈的運動,尤其對一些平時很少做運動的人來說,不宜突然加大運動量,可逐步遞增。在夏天做運動的目的是激發體內陽氣,使人體適應夏季氣候變化,增強自身體質,提高抗暑能力,所以適時、適地和適量的運動便可。在做運動時避免陽光對皮膚和身體的損傷,最好在清晨或傍晚的時間做運動,運動後亦要多喝水來補充水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