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3日 - 亞洲週刊(十三卷四十九期)
多年來,經諾貝爾獎得主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和美國總統列根等經濟學家和政治領袖的大力推動,「世上沒有免費午餐這回事」(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這個想法,已經由一句經濟學的格言,普及化為一種民間和集體智慧,甚至尋常百姓都會隨時脫口而出的老生常談。
以前,只會在專門的讀物、教科書和政客的競選政綱中才會讀到這句話——例如勞動經濟學家麥克康耐爾(Campell R. McConnell)便在其風行一時的教科書《經濟學》中多次強調,此乃任何研讀經濟的人必須把握的核心概念——今日卻在電台的「烽煙」(phone-in)節目中時有所聞。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自由經濟的市場制度下,總會有人要為某人享用某種產品、服務或資源付出代價,甚至受到懲罰(英文的「Someone has to pay」之中的「pay」,含支付與償還的雙重意思),即使這些產品、服務和資源的分配被冠以「免費」或「福利」之名。
諷刺的是,縱然今日我們已經把這句話說得瑯瑯上口,但對於市場上林林總總的所謂免費產品(free products)仍然趨之若鶩、對這些產品要我們付出的高昂代價仍然茫無頭緒。這大概是人性使然:消費者的心理有所謂「一分錢的差別」(the penny gap),只要是免費,需求就會突然直線上升。反之哪怕只收一分錢,需求也會大幅下降。工於心計的商人正是看準消費者這種心理,推出很多免費的服務和產品來請君入甕。
在香港,無線電視的節目和《頭條日報》都是大受歡迎的免費產品。香港觀眾對「壞品味、低格調和不用腦」的電視節目甘之如飴、樂在其中,跟他們對免費產品的態度和期望有關。一般來說,消費者對於不用花錢購買、唾手可得的東西都不會有太大期望。以免費產品的標準而言,無線電視的節目可以說是物超所值,觀眾還有什麼可以抱怨?
醜陋的誤會
這其實是一個醜陋的誤會。電視從來不是免費產品,看電視的隱性成本(hidden cost)其實大得驚人。電視是一種像香煙一樣的「成癮性產品」(addictive product),長期沉迷電視節目除了要付出高昂的時間成本外,還會影響個人的社交、活動能力以及對文化的鑑賞和辨識力。換句話說,我們每天看電視,其實都是在浪費著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說的個人的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
至於《頭條日報》,自二零零五年七月推出市場以來,已晉身成為全港第一大的免費報章,每日發行量逾七十萬份,成為很多香港人獲取資訊的重要途徑。問題是報章並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市民理解,甚至參與政治與社會事務的重要工具。我們選擇做一份報章的長期讀者,因為這份報章的編採哲學、報道新聞的手法,以至對社會及世界的解讀,與我們的基本價值相符,或至少可以共存。我們讀報,不只是為了獲取有用的資訊,也是為了要得到理解這個世界的角度和視野;不只是要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也要知道事情為什麼發生和有什麼意義。報章重要,不僅在於它提供資訊的工具價值。我們讀報的最終目的,在於藉報章信息的自由傳播和表達意見來進行民主參與實現自我,進一步建立個人的自主和尊嚴;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塑造和鞏固自己的價值系統。
因此如何選擇一份報章,不應只是取決於報章的售價,更為關鍵的是這份報章所代表的利益和體現的價值。作為一份免費報章,《頭條日報》體現的最大價值就是經濟理性(economic rationality)的至高無上。它在短短幾年間躍升為全港最多人看的報紙,可它的成功卻令報紙與讀者的關係產生了質變——讀者從此淪為只懂向錢看的精明消費者。這對香港公民社會的發展並無好處。
所以讓我們再次重申,世上並無免費午餐。若你還需多一個「溫馨提示」,找前《經濟學人》(Economist) 記者和網上雜誌《連線》(Wired)總編安德森(Chris Anderson) 的新書《免費:一個偏鋒價格的未來》(Free: The Future of a Radical Price)來看看吧,你自然會明白所謂免費,其實是最狡猾的定價。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