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4日星期四

鐵達尼災難,在極端緊張條件下的行為(Behavior under Extreme Condition: The Titanic Disaster) - 林行止

2011年4月14日 - 信報

一、

九十九年前的今天(一九一二年四月十四日),北愛爾蘭製造英國船東的奧林匹克級遠洋客輪、排水量五萬二千三百一十一噸的「鐵達尼號」*,從英國南部海港南安普敦開往紐約的處女航程中,撞上大西洋冰山,經過二小時四十分鐘的「掙扎」(無效搶救),終於沉入深海。有關的「故事」,透過傳媒廣泛報道及多部荷里活電影(最近一部於一九九七年聖誕假期推出,全球票房達十八億四千三百二十萬一千二百六十八美元〔製作成本二億美元〕,為有史以來最賣座電影〔紀錄去年為《阿凡達》打破〕),早已街知巷聞,而維基百科的紀載亦巨細無遺,非常詳盡(雖然並非百分百準確),再在此題目上作文,恐已無下筆處。正是,有「新料」才能成文,便在其沉沒九十九周年紀念日前夕,分別在英國、瑞士和澳洲大學任教的三名經濟學者,聯署在《經濟前景學報》(《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第二十五卷.二○一一年冬季第一號)發表題為〈鐵達尼災難,在極端緊張條件下的行為〉(Behavior under Extreme Condition: The Titanic Disaster)的論文,從前人未及的角度看人在面對危難時的表現及審視若干「傳統智慧」的正誤;同時還分析於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在愛爾蘭海岸外為德國潛艇(u-boat,現代潛艇的原型)一枚魚雷擊沉的排水量四萬四千頓英國郵輪「盧西塔尼亞號」(Lusitania)沉沒前剎那間(十八分鐘)的情況,令論文素材愈加豐富且結論有益有建設性(卻非沒有疏漏),沉船題材雖舊依然值得一寫。

「鐵達尼號」是次航程載二千二百零二人(計頭等艙三百二十五人、商業艙二百八十五人及經濟艙七百零六人,加船員八百八十六人),撞冰山沉沒後,這些人中百分之六十八即一千五百零一人罹難(按維基的數字為一千五百一十七人,三個不同艙級乘客的人數亦有別;筆者相信學者的數字確實可靠)。憑觸冰山至沉沒將近三小時生死關頭船上的混亂情況,夢工場創作了不少「悲壯動人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令觀眾如醉如癡肺腑感動淚水直流,但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的興趣在面對沉船威脅時「人的行為」,他們的剖析,以此論文為例,有不少足以啟迪心智的描述。

「傳統智慧」告訴大家,面對生命攸關的危險關頭,自私的人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人人為了保住自己、配偶、子女、雙親、其他近親和好朋友(此次序似乎因人而異)的性命而不顧他人的安危(互相踐踏甚至搶掠絕非罕見),但在這種「無法無天」的環境下,身健力壯的人和有較高「社會地位」如頭等艙及商務艙乘客是否有較高的存活率?船員與搭客的生存機會是否均等?「兒童和婦女先行」的社會規範是否有效以至英國人是否有較高的生存率(這畢竟是艘英國船)等,均是這些學者的研究對象。換句話說,學者希望從對統計數字的爬梳,以求證在緊急狀況之中「傳統智慧」是否有效。不過,由於資料不完整,比如事發時多少人在自己的客房以至一些乘客和船員的年齡及健康狀況並無紀錄等,令結論可能有偏差。

二、

「鐵達尼號」撞冰山時海水接近冰點的攝氏二度,只有屈指可數的善泳及精壯的落水者獲救;不過,造成近七成人溺斃的原因,在於救生設備不足,非常諷刺的是,以噸位計,「鐵達尼號」有比規定多的救生艇,但這是客船,因此並不足夠。當年英國貿易局(並非海事處)尚未有多少乘客應該有多少救生艇的規定,這令其二十艘救生艇,即使坐足法定人數,充其量亦只能接載一千一百七十八人,約為總人數百分之五十二,何況在匆忙混亂中數艘未載人的救生艇跌落大海飄流無踪,「死得人多」(比百分之五十二多)自不可免。無法坐上救生艇搭客的絕望驚惶與哀哀無助的情景,荷里活電影的誇張場面也許與現實相去不遠!

在救生艇載客量供不應求的情形下,以常理度之,孔武有力的青壯年(Prime age,十六歲至五十歲)男丁有先上救生艇的優勢,然而,答案是並不絕對如此,因為數據顯示婦女(搭客及船員)的生存率最高,比較年齡及社會地位(船艙級別)之後,女搭客的生存率較其他人高百分之五十三,而女船員的更高出百分之六十四;至於青壯男丁的生存率,則較年紀較大者高百分之十六,符合在失序情形下精壯者較易「搶位」的常理。

在一般人想像中,頭等艙乘客比商業艙而商業艙又較經濟艙(當年稱一、二、三等)有較高生存率,因為頭等艙乘客能提供較高的金錢報酬(如小賬等),因此與船員在海難前已建立了較佳的關係,能較快地獲得最新資訊及「貼身」協助,此外,救生艇均存於頭等艙輕易可達的地方,這些條件俱為經濟艙乘客所缺(「鐵達尼號」沉沒後才有「遇險演習」及更多元救生設備的規定)……。事實果真如此,頭等及商業艙乘客的生存率依次比經濟艙乘客高百分之四十和十六。

和家人在一起或有親朋作伴的乘客,在想像中亦應該有較高的生存(上救生艇)機會,這是由於「人多勢眾」,有較多消息來源及在緊張關頭可能眾志成城「搶位」,可是,實際情況並不如此,他們依然受制於年齡及社會地位的限制,這也許是大難臨頭各自「飛」非僅指夫妻而是所有人皆如此,即在生死存亡之際,人人力求自保而不顧或顧不了他人。

船員的生存率,從其責任上着眼,應比乘客低,他們雖然有經驗、與負責救生艇的同事熟絡且知道沉船的風險,因此較易求生;不過,他們同時有協助乘客逃生的義務及堅持到最後才棄船的責任。可是,在生死關頭,自私天性戰勝一切,這是船員的生存率較經濟艙乘客高出百分之二十四的原因。

在危難時先救婦女(特別是懷孕的)、兒童及老年人的社會規範,在這次海難中充分體現,與兒童為伴的女性生存率比男性高百分之六十五,沒有帶兒童的女性亦高百分之五十一;而帶兒童的女性生存率較單身女性生存率高百分之十九。

至於國籍「優勢」,頗出意外,佔乘客總數百分之五十三的英籍乘客及船員(絕大部分為英國人)的生存率都較低,「鐵達尼號」是英國船(實際上由美國大財閥J.P.摩根的公司管理),可是,英國人並無優先獲救權,他們的生存率比其他國籍乘客低百分之九,作者們對這種現象亦不解,只能推想那也許是英國人不相信祖家製造的一流巨輪會沉沒及沉默寡言(still upper lip)天性令他們缺乏爭先恐後能力有以致之。

三、

從存亡率看,自私自利在「鐵達尼號」沉沒上所起的作用並不太顯著,這從婦女及兒童獲救率遠遠高於男性可見;不過,「經濟人」(Homo economicus,凡事首先考慮本身利益的人)的影子依然清晰可見,這是何以精壯者生存率較上年紀者高的原因;而頭等艙乘客生存率較其他二等的高,亦同此理。

「鐵達尼號」乘客何以還有一點點利他主義(altruism)令社會規範如「先救婦孺」得以落實?作者們認為時間起了重大作用。這即是說,在沉沒前的約三個小時裏,讓有傳統思想(也許可說有教養)的人有時間作冷靜理性的思考,結果良知戰勝了一切,令「先救婦孺」才不致成為假大空的口號!

不過,作者們沒有考慮的是,一百年前的社會風氣和現在的已大大不同,而當年船上沒有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加上這些因素,情況必然大異其趣,這正是筆者說其有疏漏之處,亦是他們的分析不能成為「通論」的原因。過往人們對「上流社會」還有一點敬畏之意,如今則鄙視多於尊重,以富裕階層大多貪婪無厭以至為追求利潤不擇手段,令「窮人」反感,是普世現象。「鐵達尼號」海難若然發生於今日,頭等艙乘客的生存率肯定與「庶民」同甚且更低;而慣於在爭先恐後中求存的中國人,生存率肯定高於平均水平!

論文最後以「盧西塔尼亞號」沉沒前的情況作比較。她是英國海軍部贊助(低息貸款二百六十萬鎊)的郵輪,贊助的條件是萬一發生戰事,政府可以隨時徵用並把之改為武裝船(此例古已有之,數年前寫「海盜與管理」系列時曾說之);此船一九○三年建造,○七年處女航;一九一三年歐洲戰雲密布(第一次世界大戰始於一九一四年),海軍部遂不動聲色把之改裝至「適合海戰」的船隻(裝置十多門隱蔽式大炮);一九一五年,有一千九百五十九名搭客的「盧西塔尼亞號」從利物浦開往紐約,除了少數高級海員及喬裝的海軍,乘客一概不知已上了「戰艦」。由於「戰船」貯存大量炮彈,一枚魚雷誤中軍火庫便引起大爆炸,令這艘當年首屈一指的豪華巨輪在十八分鐘後沉沒。時間短促人們沒有時間冷靜考量,據說船上亂成一團(甚於戲院走火警),什麼社會規範都被拋諸腦後。

*何以把Titanic譯為鐵達尼?以英文發音,泰(提)坦尼才是「正譯」(普通話與粵語同);鐵達尼之譯料從「傳統」把希臘巨神Titan (女巨神則為Titaness)據原文發音譯為提坦或泰坦而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