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4日 - 信報
香港地「怪獸家長」近年愈來愈多,意謂他們對子女過分溺愛。有商場昨日就公布一項調查結果,調查上月在多個地區訪問約六百三十名擁有三至十六歲子女的家長,先要他們就不同項目對子女前途的重要程度,由零至八分評分,以八分為最重要。
結果,沒有任何一名家長認為,教導子女「自我照顧」、「自主」、「應付逆境」與「社交交友」等四項能力,值得六分或以上,即沒人認為這些能力至少「很重要」。這樣,以下的調查結果也就不足為奇:當子女與同學或朋友爭執,64.5%受訪家長第一時間便要對方道歉;當子女遭教師或長輩教訓,56%受訪家長會第一時間投訴對方;94.5%受訪家長更指,為裝備子女至少不輸給同齡小朋友,感到「有壓力」以至「非常大壓力」。
一般人或只懂批評,到子女長大後,這些怪獸家長隨時會自食其果;惟事出必有因,老紀留意到,近83%受訪家長,是在「六、七十後」出生,逾86%月入至少2萬元。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何國良跟老紀講,這些家長本身多成長於「八、九十後」,當時社會相對穩定,成功機會亦較多,令他們不自覺認為,自己年少時安穩成長的模式完全「複製」給子女,便足令他們往後也成功,因而凡涉及子女的事情,都只從自己角度出發。可惜,回歸後,香港社會已根本變化,這些家長的想法已完全落後於時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