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4日星期五

道德,道與德 - 岑逸飛

2011年1月13日 - 信報

甚麼是道德?千百年來彷彿已成定論。中國傳統上,一向視「道德」為儒家標籤,魯迅的《狂人日記》:寫道:「我繙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但翻查歷史,中國甚麼時候有「仁義道德」的說法?

也許始自唐代的韓愈,其《原道》篇提到:「後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但韓愈的「仁義道德」,是分開四個概念立論,認為「仁」是博愛﹔「義」是行而宜之﹔「道」是由是而之焉﹔「德」是足乎己無待於外。

在先秦儒家,孔子喜歡講仁,孟子喜歡講義,他們很少把「道德」宣之於口。喜歡講「道」講「德」的是老子。《老子》又名《道德經》,分為〈道經〉與〈德經〉,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所謂「道德」一詞。「道德」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在西方文化,「道德」稱為Morality,此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思是風俗和習慣。西方的社會科學,視「道德」為生活中逐步確立的潛規則,與法律一樣同屬行為規範,但道德的約束力比法律弱很多,只可說是一種心靈契約,靠人們能自覺遵守。

中國人講道德,其實也可從文字去看這兩個字。「道」字從辵、從首,「辵」指「乍行乍止」,與走路有關,而走的姿態,不是橫衝直撞,而是邊走邊思索,所以加個「首」字,表示要用頭腦,以及分析來龍去脈,從「頭」開始,而「首」中有「目」,少不免要用眼睛張望,觀天察地了。

「道」若有「走路」之意,就不是那麼形而上,說甚麼「道可道,非常道」,而是可引申為踐履之意。所以也有古人以「蹈」訓釋「道」,兼顧其音義,並且由「蹈」說到「循規蹈矩」,是走路時遵守行為規範的形貌,兢兢業業、立身行道,循序漸進的一個積累過程。

再看「道德」的「德」字,《康熙字典》的解釋是:「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其實在商代卜辭和先秦文獻,「德」與「得」相通,有得到、獲得之意。若將「德」字拆解,由「彳」、「十」、「四」、「一」和「心」構成,不過在小篆裏,那個「四」字又寫作「目」,解作「直心」,故《說文解字》釋「德」:「德者得也,內得於己,外得於人,直心也」,有德者便是有顆正直之心。

「德」字旁邊的「彳」,是後來衍生加上的,帶有小步「行走」之意。右上的十字,可把它做為方向的象徵,而穿鑿附會的則說這是個十字架。右下的一與心,「心」是人的自覺心,「一」將人與天相隔,既可說是「人在做,天在看」,也可說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