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 信報
若入門聽馬勒,相信無人會選《第三交響曲》,因為這是最長的一首,平均要用一百分鐘演奏。長不代表難聽,馬勒於1902年首演此曲,是他的作曲事業的分水嶺,之後馬勒不斷收到邀約,請他到德國各地指揮自己的作品。所以說馬勒一生都不獲認同,絕對是誤會。之前介紹過的第一及第二交響曲,以及《神奇號角》都與《三個品托斯》所激發的創作潮有關,《第三交響曲》終於擺脫那股影響。
田園風情與萬物之靈
倒不如說形式由我而定。長三十五分鐘的第一樂章實踐這種態度,但這樂章卻是最後落筆,1895年暑假馬勒完成第二至第六樂章,翌年暑假將巨型的第一樂章寫好。馬勒再度用上標題音樂的手法,先定好各個樂章的題目再作曲,這些標題一如既往,都被馬勒撤回。馬勒這種取向,有如起屋前搭棚,建成後拆棚,雖然音樂內容比標題重要,不過去欣賞這首特長交響曲,以標題作為起點也不為過,繼續使用Bertini的馬勒交響曲全集作參考。
第一樂章的標題〈牧神蘇醒,夏天的進行曲〉,工整地將整個樂章的兩大元素抽出。樂章一開始,八支圓號高聲呼喚牧神,類似手法早在《復活》終曲用來公告世界末日。沉睡與蘇醒兩種狀態,馬勒都利用進行曲勾勒,未蘇醒的大自然猶如未復活的死人,由喪禮進行曲刻劃,巨大潛能在低音弦樂、銅管及鼓擊蘊釀。牧神好夢正酣(5:38),顫動的長笛及弦樂構成夢幻背景,獨奏雙簧管及小提琴奏出甜美旋律,單簧管的尖叫(6:11)有如鳥鳴,牧神你還不醒來?在喪禮進行曲的背景下,長號展開兩分鐘的悲傷獨奏。
在「長、短長、短長」的馬勒節奏帶領下,喪禮進行曲變成輕快進行曲,馬勒不斷加厚配器,直至第一個高潮,同時預示了終曲的高潮。正因為第一樂章馬勒最後才寫,這些預示其實有點事後孔明。為了預備更大的高潮,喪禮進行曲再出場。下一個高潮從20:08開始,進行曲從行軍到大戰,再變成暴風雨,雷暴過後回到一開頭的圓號呼喚,剩餘的十分鐘將沉睡及進行曲兩個元素濃縮地重複,以短促但燦爛的高潮作結。樂章雖長,只要認得出沉睡及進行曲兩個元素就很容易聽。
第二樂章「花之語」是馬勒最先寫的樂章,靈感來自「作曲小屋」外的草地。第一樂章內,描寫牧神甜夢的雙簧管及獨奏小提琴,以小步舞曲的速度,帶出閒逸的田園風情。全首《第三交響曲》首演之前,馬勒多次將這樂章獨立演奏,因為沒有大鑼大鼓,頗受觀眾歡迎。當年和馬勒在萊比錫鬥過你死我活的Nikisch,更向觀眾大力推介。無他,換作你是Nikisch,也希望馬勒做個成功的作曲家,指揮台上少個對手。
第三樂章〈禽獸之語〉位處全曲的中心,開頭的旋律來自《神奇號角》的〈夏季換更〉,表面上延續上一樂章的田園風情,有輕鬆的鳥鳴,也有喧鬧的音樂,但到6:16開始,從遠處傳來驛車號(posthorn)的獨奏,旋律非常緩慢,時間猶如靜止。馬勒不但想描寫遠山的號角,也是全首交響曲的轉捩點,將萬物之靈帶入大自然。第一樂章從神話開始(牧神),以大自然蘇醒結束。第二樂章是植物,第三樂章是動物,但不論鳥或禽,也要靜聽人類的說話(驛車號獨奏)。
天堂就是愛
第四樂章〈人類之語〉由女低音主唱,歌詞來自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樂章和《原光》同樣道出人類的困境,《原光》以神作為痛苦的解藥,高呼「上帝已死」的尼采則要追求永恒輪迴,因為「一切快樂渴望永恒」。介乎死亡與沉睡的音樂,呼應第一樂章的沉睡大自然。第五樂章〈天使之語〉來自《神奇號角》的〈三個天使的甜美歌曲〉,有女低音及女聲合唱,童聲合唱則模仿鐘聲。人類的痛苦來自犯罪,只要向上帝誠心悔改,便能享天國之樂。馬勒就如何消滅痛苦,提出反基督教及基督教的觀點,還有沒有第三種角度?
貝多芬的後期作品,例如鋼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及《第九交響曲》,都有極緩慢的超長慢板,營造超脫現實的物外境界。馬勒將終曲命名為〈愛之語〉,不但形式與貝多芬的超長慢板相似,第一個旋律更與貝多芬最後一首弦樂四重奏的緩板幾乎一樣。早幾年面世的柴可夫斯基《悲愴交響曲》,也是以慢板結束,但柴可夫斯基寫的是死亡,馬勒的慢板卻是心靈滿足。不少樂迷初聽馬勒,都是被他的慢板吸引,這慢板是第一首「馬勒式慢板」,也令首演的觀眾歡呼,忘記自己已經聽了一百分鐘。這也可能是最具哲學構思的馬勒交響曲,從神話下降到大自然,經過植物動物及人類,跨過無神有神,達至大愛的極樂境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