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9日 - 信報
各位「中環人」,假如你不想由「中環英雄」變「中環英魂」,那就一定要注意!最近行走中環時,是否有感到眼、鼻及喉嚨等受到刺激而不舒適,又或出現咳嗽及呼吸短促,甚至感到疲倦和噁心,如果有出現以上徵狀,就甚有可能已經「中毒」,中了二氧化氮的「毒氣」。
10月中環的空氣似乎特別差!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截至昨日為止,中環的路邊空氣監測站,有十二天錄得「甚高」(空氣污染指數介乎100-200)的空氣污染水平,另有三天被評為屬「偏高」的日子,指數的數字其實亦非常貼近100。
而為監測香港路面水平的空氣污染問題,環保署在中環、銅鑼灣及旺角設立路邊空氣監測站,三個監測站位置,分別為德輔道中與遮打道交界、怡和街,及彌敦道與荔枝角道交界。
「屏風效應」害死中環人
老紀比較10月的空氣污染數據,更發現在過去二十八天裏,中環的空氣污染指數有二十三天是高於銅鑼灣及旺角,另有兩天數據相若,只有三天是銅鑼灣或旺角的指數較高;而造成中環空氣污染問題嚴重的污染物,亦與銅鑼灣及旺角等大不相同,乃是氮氧化物(主要為二氧化氮,即NO2),而另外兩個地點,則多為可吸入懸浮粒子。
再翻查紀錄,更發現中環的氮氧化物濃度,近年均似乎一直「領先」另外兩個監測站。以一年前的10月28日為例,中環的氮氧化物濃度,是銅鑼灣的三倍多,前年的同一年,濃度則較銅鑼灣高近一成,但就低於旺角。
二氧化氮主要由發電廠及車船引擎在燃燒過程中產生,氣體呈啡紅色,通常在汽車的排氣中都可看得見,它更會與大氣中的其他化合物產生化學作用,形成硝酸鹽,或在陽光下與大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發生化學作用而形成臭氧。不論哪一狀態,幾乎都是對人體有害。
為解開中環二氧化氮濃度高企之謎,老紀日前特別到三個監測站附近視察。雖然三個監測站均位處極繁忙的馬路旁,大部分時間都有大量車輛經過,但中環監測站附近的遮打道,就不時有多架名貴房車停泊「等老細」,停車沒有熄匙兼冷氣長開,加上遮打道不時出現塞車,令車輛排出大量廢氣,幾乎可說是理所當然之事。
然而,再細看數據,原來中環監測站在半夜車流疏落時段,污染指數卻仍然高企。如此說來,應有更多原因導致污染問題持續。老紀問過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主任蔡家民,他估計現象可能跟風向及「屏風效應」有關。
蔡家民解釋,中環附近高樓林立,而且空間較狹窄,令車輛排出的二氧化氮不易被吹走。至於風向因素,則是若本港風向是由上環吹向灣仔時,便同時把珠三角一帶的污染物帶來香港,但經過中環時,便因「大廈屏風」而把污染物擋了下來(查9月19至20日兩天,銅鑼灣的污染指數忽然遠高於中環,翻查天文台資料,該兩天本港亦風勢有變,因受強颱風凡亞比來襲而掛起一號及三號風球,並大吹西南風)。
老紀經常出入中環,對於二氧化氮的威脅自然不能忽視。按世衞指標,二氧化氮的「安全」濃度年平均值為每立方米40微克,若短期濃度超過每立方米200微克時,便會成為一種引起呼吸道嚴重發炎的有毒氣體。而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資料,二氧化氮會刺激眼睛、鼻、咽喉及呼吸道的黏膜,接觸低濃度的二氧化氮,會令支氣管過敏及加劇哮喘病人對致敏原的反應,亦會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病情惡化,而長時間接觸二氧化氮,更可能減弱肺部功能,以及降低呼吸系統抵抗疾病的能力。
二氧化氮濃度影響壽命
然而,以上影響未算最為嚇人,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本月初公布的研究就發現,二氧化氮比例每增加十億分之五,便會令患乳癌風險增加25%;倫敦在九十年代時亦發現,當二氧化氮的濃度達每小時423微克/升時,即會令死亡率增加一成,同時令長者入院比率明顯提高;美國2000至07年間的追蹤研究也發現,活在二氧化氮濃度較低的女性,生育比率好顯較高;至於港大早在2000年前進行的研究亦發現,如每立方米空氣中的二氧化氮濃度能降低十微克,一名健康的25歲青年的壽命,就能夠延長五十到八十天,但觀乎現時濃度相對上不減反增,那麼中環人的壽命,只會不增反減矣。
港大公共衞生學院社會醫學系教授賀達理博士08年推出的達理指數(Hedley Environmental Index),以健康及金錢損失來評估空氣污染對港人健康帶來的成本代價,並監察空氣污染導致公共衞生的經濟成本損失,單看10月份,空氣污染已造成了8億8200萬元的無形經濟損失,逾44萬人需要向醫生求診,更有58人因而提前死亡,當中,極有可能包括活在最污染地區的中環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