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7日星期三

無前途兼無錢途,逾六成80後擬「劈炮唔撈」 - 紀曉風

2010年10月20日 - 信報

今時今日香港地,從八十後的眼中看來,恐怕愈來愈不順眼,但是,與此同時,八十後同時被愈來愈多人(當然主要是五、六十後)看不順眼。一項最新調查發現,每十個八十後僱員之中,超過六個表明「頂唔順」目前工作工時太長,考慮「唔撈」,較諸非八十後受訪者每十個僅得約三個有這種想法,多出一倍有凸。


八十後是否真的被寵壞不願捱?社會學家和社工教授都認為,八十後加入職場至今,香港的實體經濟沒有一刻有大幅增長過,以至他們無論前途抑或「錢途」都十分黯淡,加上養家負擔相對較低,便更易放大日常工作時所遇的不順眼不如意,把心一橫「劈炮唔撈」的心態自然增加。

說到底,正所謂「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上一代總是對下一代看不順眼,卻其實難為世代定境界,到頭來彼此也在捱。

近年在港致力推廣企業社會責任的志願機構「社商賢匯」(Community Business),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於7月底至8月初,隨機電話訪問約一千名十五歲或以上僱員,發現其中受訪的約二百九十名八十後,對上一個月平均每周已有近十三小時二十分鐘的公餘私人時間,較整體受訪者的近十小時二十五分鐘,多出接近兩成八,但對當前工作環境依然「奄尖聲悶」。

八十後有大把「唔撈籌碼」

61.5%受訪八十後坦言,實在不能忍受現職工時太長,公餘私人時間太少,想辭職不幹來尋求更佳的生活與工作平衡。非八十後受訪僱員有同樣想法的比率,卻只得30.3%。

八十後有此想法,一些五、六十後看來自然覺得他們「唔知世界艱難」。而當他們發現逾兩成受訪八十後要僱主讓他們每星期有多些假期(非八十後只有一成一),恐怕會忍不住破口大罵八十後被寵壞(五、六十後似乎忘記了,他們罵人家的八十後子女,人家其實也在用類似話語罵他們的八十後子女,可謂聯合主演「有口話人〔的子女〕,冇口話自己〔的子女〕」)。

老紀請教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何國良,他就一語道破:「八十後投身社會的時候,正正是回歸後香港經濟結構轉型,市道大幅波動的十多年。入職待遇相對低,時間又相對長,最慘的是看不透事業有否前景,自然更易放大日常工作時所遇到的負面東西,所以較其他打工仔更唔想做的比率多出這麼多,一點也不出奇。」

「六、七十後的人,最少都經歷過數年回歸前僱傭市道的好景,肯做肯捱的,更已在公司坐穩了至少中層的位置,加上人到中年,見得世面多,稍遇工作不如意,也更易忍受和習慣。」

但又有意見說,八十後的成長環境普遍更富裕,既無後顧之憂,也就更易「義無反顧」斷然「劈炮」。何教授卻點出,「與其說八十後不用憂柴憂米,不如講他們的家庭近年已經接受現實,不再指望他們在如今的經濟大環境下,還能有餘錢給家用,不用家人反過來補貼生活費已屬萬幸。八十後既然知道自己有籌碼,又較上一輩更易接觸追求更好生活質素的資訊,自然更易有唔想撈的念頭。」

難為世代定境界

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黃洪也跟老紀說,六、七十後普遍受傳統家庭觀念影響,多已成家立室,「上有老,下有嫩,養家責任千斤擔子兩肩挑,就算工作遇到逆境都變得麻木」。

「八十後卻因收入少及工時長所限,就算想拍拖、結婚,通通要推遲,但也因此令他們辭工不幹的機會成本減少,自然令他們更易唔想做。」

老紀聽到這裏,卻也覺得如今八十後不想幹的心態,也不是他們所獨有。回看今次調查,八十後受訪者想辭工的比率,固然較去年同樣調查的近48%,多出近14個百分點。

但參照整體受訪者的數據,去年調查也有三成表示不想幹,今年則升至三成九,也上升9個百分點。

大家同樣要面對老闆,非八十後受訪者的平均評分,以十分為滿分,也不過是四點八分,跟八十後受訪者的四點七分一比,原來大家對僱主未能給他們更多公餘私人時間,都是看不過眼。

走筆至此,老紀就想起五、六、七、八、九十後都會在卡拉OK選唱的金曲《難為正邪定分界》,以至演化出新版《難為世代定境界》,正是:「(五十後)努力自願平賣,人性我沒法作大;(八十後)今天死結應難解;(五十後)努力興建;(八十後)盡情破壞;(合唱)彼此也在捱!」是的,彼此也在捱,無謂繼續互相踐踏,不如尋找共處方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