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2日 - 信報
你和我身邊,都總有一個半個自戀得厲害的親友。尤其在「網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時代,YouTube上盡是一臉陶醉的自我真人show;微博和facebook充斥着鋪天蓋地的自拍照片,人人的眼中都只有自己。
我懷疑我伴侶也有點自戀狂。他久不久會托着腮扮木村拓哉、久不久又會問我他是否「看來清減了、俊俏了」、久不久會撫摸自己臉龐,問我他是否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為了顧全他的面子,以及自己未來幾十年的幸福,我當然拚老命點頭認同。心情好時還不忘加句「你簡直可以迷倒萬千少女」。
曾為不少好萊塢名人治療的行為學家兼治療師Drew Pinsky認為,自戀並不是名人的副產品,而是推動一個普通人立心要成為名人的最根本動力。換句話說,有自戀癖的人,很多都會投入表演事業,最終成為名人。
在二○○六年,當Pinsky仍是美國南加州大學(USC)精神病學臨床副教授時,曾對二百個知名人士、二百個MBA學生以及普通市民,做了一項自戀癖測試。他發現極度自戀者,通常會有不可理喻的過大自信、經常做出古怪行徑,例如裸露身體以引人注目、缺乏同理心、熱中權力,而且高傲、無禮和經常感到空虛。他指出新世代的年輕人,因為自幼被父母溺愛和保護,家庭以他們為中心,所有物質願望都得到滿足,不用吃苦受難,毋須面對挫折,令他們覺得世界是應該圍繞着自己而轉,自戀心態便會逐漸強化。
研究顯示,名人的自戀傾向,確實比普通人和對未來充滿自信的MBA學生還要高。女名人比男名人自戀,不過MBA男學生就比女學生更自戀。而在各種表演行業中,以電視真人show的主持人最為自戀,其次是「棟篤笑」表演者、演員,最後是音樂人。研究人員再對三千四百多名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人進行測試,以美國人的自戀傾向最高。
Pinsky認為,每個人都喜歡看到在別人眼中受稱讚鍾愛的自己,無可厚非。只要不成癖,一點點的自戀確實可以令我們更外向、更有能量,而且會更努力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最佳一面,也未嘗不是好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