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 - 信報
日前《信報》引述《財富》雜誌報道,從學術研究所見,透過人工智能(AI)發現七成CEO患有抑鬱,對正面意見不敏感,反而放大負面意見。對於管理人,甚至專門研究管理者來說,這單新聞可能比特朗普再登美國總統之位更為重要。但說起來,竟與特朗普有關。此話何解?
談抑鬱症,有心理生理醫學角度,甚至近年流行追尋心靈之道,也有參考意義。享負盛名的歐美流行作家Alain de Botton,以文史哲藝術角度,為現代人處理心理困擾,反思人生。他寫而優則講,網上演講錄影作證,風趣幽默,現場反應佳,近年以類似角度,系統地針對疑難寫作專書。
Alain de Botton的作品Status Anxiety開宗明義,指現代人營營役役,其實根源不是跑車或豪宅,並非重利,與其說是求名,拆穿了是內心空虛缺乏愛,作為填補,愈個人主義掛帥,愈崇尚有能者居之;愈先進的已發展經濟及城市化,傾向愈明顯。專研自殺現象的社會學者涂爾幹(E. Durkheim)早在二十世紀便有類似發現。
背後理由不難明。在古代,人與人存在一定階層,每多先天決定出生屬哪階層,自有定數,與後天無關。君臣有別,中外皆然。貴族與否,直到法國大革命後才有較明顯改變。歷史較悠久的印度種姓制度,更是一切早已烙印。當年不同階層不同待遇,沒什麼好辯,撇除部分宗教可能因果解釋,剩下來只能訴諸命運之神是否眷顧,不是你不努力,不是你不聰明,而是你不夠好運。
在今天看來,古時候缺乏公平競爭、命運自決,以及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後來漸漸愈來愈多人不能接受,才有啟蒙時期後陸續出現的社會文化改變,其餘都是歷史了,大家耳熟能詳。
這潮流帶來二百多年的發展,同時為所有人增添心理負擔。每個人的成敗得失,純粹取決於本身努力能耐,與人無尤,必然同時包含一個結論,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向上流動至明顯被標籤為成功者,便要接受那絕對是自己懶惰無能、應有此報、活該如此。試問情何以堪?
人每天面對自己失敗,為什麼?自己成功與否,往往不是從本身已有的絕對數量來算,而是相對他人,尤其你認為有意思的參考框架去比較。Alain de Botton直白說,不會羨慕英女皇或蓋茨,距離太遠了,相反,只會跟家人同事朋友去比,甚至與多年不見、於校友周年聚會重逢的那個以前跟你無分別,如今截然不同的校友比較。這樣攀比,怎可能不輸多贏少、自我形象低落?
別忘記,參考框架是移動的。當你在他人眼中混得不錯,努力讀書脫貧,屋村仔變身專業人士,中產小康,總有一兩個當年成績比不上你,如今已是億萬富豪。不打緊,億萬富豪跟誰比?世界首富的身家是以千億為單位計,而且是美元!
讀悲劇獲救贖 應承認時勢因素
套用在商界精英,貴為CEO,除非本身是創辦人,多數企管人份屬打工仔,面對真正大老闆富豪,一個零頭都不是。
問題出自比較!Alain de Botton酷愛文史哲藝術,以此為良方妙藥,推薦看悲劇,皆因悲劇英雄如希臘Oedipus又或莎劇的Hamlet,甚至依此類型,金庸武俠小說的喬峰,都鬥不過命運捉弄!只要認清自卑來源,何以攀比,多看文藝傑作,多少可洗滌心靈,不需預設哪個宗教,有神無神皆可救贖,殊途同歸,只要有某程度上的謙卑即可。
假如高管體會到自己的成功既只是時勢造英雄,同樣地,偶有失手的年度或季度業績,便可以對己寬容。跨過這一道坎,才可以走下一步。
文首提過特朗普,說起來,他在就職典禮上高舉有能者居之。問題是,他無理由不知道根本多數人窮一生都不可能有其際遇,那真的完全是其本事嗎?他可能認為是,但平心而論,大家都認為是嗎?
對,特朗普發跡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時候他的政治偶像列根在位,但列根何嘗不是時勢造英雄?那個年代的政治領袖,由列根到戈爾巴喬夫,到戴卓爾夫人,到鄧小平,都由大政府計劃經濟,或快或慢走向小政府市場經濟,真的沒有時勢的功勞?
回到今日,單憑高舉有能者居之扭轉政治正確、多元泛濫、大派福利,便可成就美國夢嗎?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