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星期四

良藥必定苦口? - 鄭芸菁

2024年10月31日 - 信報

中國人常言「苦口良藥」,香港處於嶺南地區,嶺南名物──涼茶多用來清熱解毒,故此常為苦味,對此很多香港人對中藥第一印象都是苦澀、難以入口,甚至有人非常抗拒服用中藥。

事實上,日常服用的中藥是否必定苦味呢?苦味中藥又是否必定良藥呢?

四氣五味

中藥性味分為「四氣五味」,四氣指溫、熱、寒、涼,五味則指酸、苦、甘、辛、鹹。不同味道中藥有其相應功效,五味亦對應身體不同臟腑,而同一類中藥多有相似性味,如清熱藥多為苦寒,補益藥多為甘溫。

醫師根據病人不同病情選用相應中藥治療,中藥味道會隨選取之藥材而有所變化,故此良藥未必苦口,甚至有些病人服用補脾益氣的中藥時,感覺有點甘甘甜甜,好像服用湯水,非常可口,只因補脾之常用藥物如黨參、甘草、山藥等皆屬甘味。無論什麼味道的中藥,只要按照病人身體狀況隨證治療便是良藥了。

為避免病人走向另一極端,只認為苦口必定是良藥,我們都要了解一下苦味中藥有何特性,探討一下是否人人適合服用苦味中藥。苦味入心,在五行中屬火,季節中屬夏。苦味入心的意思即適量食用苦味食物或中藥,能有助養心。苦味能清熱瀉火、燥濕解毒,多用於熱證,如腸熱腑實之便秘,或實熱過盛之暗瘡。

不過,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理論,五味過多的話會傷及所剋之臟腑,苦味過多則傷肺。過多苦味可造成心火旺,從而過度剋制肺氣,出現咳嗽、氣喘等症,所以並非愈能吃苦就愈健康,還是要按照體質或當刻身體需要而選用相應味道的中藥或食物。

當然,現今「苦口良藥」一說,並不如字面所言單純服苦,本文只由此引申探究中醫理論如何應用中藥之苦味。日常醫師用藥都不是單單只用一種味道中藥,臨床上多配伍使用,以達至人體陰陽平衡,發揮治療效果。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