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日 - 信報
近年港府積極吸納人才,雖然外地人才上半年工作簽證數目回到疫情前2019年同期逾八成水平,惟仍不及中國內地人才的反彈勢頭,相關人才工作簽證已達2019年同期逾1.6倍。綜合人力資源顧問分析,香港在國際間的聲譽已改善,現時主要挑戰是經濟及市場疲弱,本港職位空缺不多,加上較着重中文能力,料未來大多數人才將傾向內地,而非來自歐洲、澳洲或北美地區。
根據入境處資料,上半年循「一般就業政策」共17568人獲批來港,按年升53%,達疫情前88.9%。按申請人所屬地區分類,上半年獲批來港的外地人才,來自南韓的最多,佔整體18.3%;其次為日本,佔9.8%。來自歐美人才佔比則顯著下降,相較疫前2019年,當時英國佔比最高,達12.8%,現時僅得6.7%;來自美國的人員在2019年佔約一成,現時跌至約5%;澳洲、加拿大及法國的人才比例也有下行趨勢。
地緣政治乃影響歐美公司來港擴展團隊的重要因素,獵頭公司華德士(Robert Walters)香港董事總經理John Mullally接受訪問時表示,部分於2021年和2022年疫情時離港的人回流,但並不是全部,無觀察到明顯的外國人才來港工作趨勢。他說,現時許多美國和歐洲公司在擴展香港及內地業務方面較保守,尤其美國企業正等待11月總統大選結果,暫時推遲有關製造、生產和研發地點的重大決定,待形勢明確後才下判斷。
環球及地區經濟疲弱是另一重要因素,Mullally稱,2021年至2022年期間,就業市場曾出現長達18個月的反彈,但過去兩年呈收縮,專業服務行業包括金融服務、會計師、律師及諮詢職位數量較少。全球金融服務行業的招募速度放慢,大多數金融服務公司更注重削減成本。按行業分類,上半年金融服務行業獲批的外地人才按年跌4%,法律服務減少兩成,資訊科技縮近四成半,而商業和貿易亦挫兩成。
Mullally解釋,港府正在積極吸納入才,惟成效受本港、內地及全球經濟不明朗因素所限制,超出港府可控制範圍。他建議目前應着力完善香港經商環境,繼續努力宣傳,當內地和全球經濟改善時,可望取得成效。
來自南韓升勢勁 從事創科
來自南韓人才數目升勢亮眼,投資推廣署指出,南韓是投資推廣署於亞洲區的主要外資來源市場之一,首7月投資推廣署已協助8間南韓企業落戶香港,來自金融科技、創新科技等行業;本月將與香港韓人商工會在香港合辦研討會,向南韓公司和企業家介紹香港餐飲業最新情況,希望吸引更多南韓企業來港開展。
與此同時,內地人才工作簽證數字已遠超疫情水平,須先獲聘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上半年獲批來港人士按年升49%,達至11595人,為2019年同期的1.6倍。毋須在來港定居前先獲聘的「高才通」及「優才計劃」亦以內地人士為主導,上半年共19145名內地人士獲批「高才通」,佔整體計劃約95%;優才計劃5484人,佔比高達98%。
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亞洲業務發展總監關禮廉(Lee Quane)認為 ,由於內地經濟增長速度相對緩慢,加上畢業生失業率高,在內地發展機會有限,不少人會考慮在港尋找工作。他說,能否創造可吸納香港和海外求職者的經濟增速,是香港正面對的挑戰。
疫情時本港實施嚴格限制,令不少公司轉至新加坡設立據點,並把員工轉移到當地。Mullally直言,未有看到大量公司由香港遷至新加坡的趨勢,一般都在兩邊設點。近期新加坡政府為保護本地勞工,收緊人才簽證標準,在新加坡僱用非本地人更為困難。關禮廉相信,新加坡收緊政策之時,香港可能會因此受益。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