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4日 - 信報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沙利文綜合研究及臨床發現,經驗「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人,遇上創傷/危機時表現被動,對於「行為反應可控制/收窄創傷影響」這信念的認知、掌握和學習都顯得困難,加上長期被無能為力的想法支配,生活裏一個小風波,亦會於內心世界掀起千呎浪,陷於高度焦慮中,放大情況失控的恐懼,不懂求助、缺失動機、焦躁不安、容易放棄、被動兼自我形象低落等徵狀不斷重複,嚴重者甚至會觸發焦慮症或抑鬱症。
沙利文因應「習得無助」的成因與影響所提出的「習得樂觀」(個人認為譯作「習得能力感」更貼切),對於協助總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無鬼用」又「黑仔」之惡運磁石的人來說,「樂觀(能力感)」練習,確實有助於思維與行為的調整與改變。對童年曾經受虐,或正面臨家暴的受害者而言,於專業人員協助下重建能力感,更是幫助他們踏出陰影、遠離危險的關鍵因素之一。
工作上遇過家長求助,說孩子自信缺缺,不管父母如何積極鼓勵支持,孩子仍活得像軟皮蛇,甚少主動回應挑戰,對新事物亦沒甚興趣,總之「唔踢唔郁」,讓父母焦急又沮喪。為人父母,總是活於掙扎矛盾中,其中一個就是既想孩子成長/獨立,同時擔心他們萬一犯錯,捨不得他們承受惡果,於是幼兒爸媽口說「你試吓自己慢慢來」,行動上卻同步把食物遞到口邊,有些父母一餵就餵到小學;兒女上小學,縱然爸媽亦有意識,知道要訓練他們獨立,但當見到家課冊寫得亂七八糟,少不免擔心孩子欠交功課溫漏默書,連忙代他在群組向其他家長求助核實日期與範圍,凡此種種舉動,看在孩子眼裏,正是「我不行」、「連簡單事情都沒能力做好」、「爸媽唔會信任我」的明證,父母口說海量鼓勵的話,亦無法推翻。
生活在「做唔做都錯」的氛圍,試問小朋友哪來動力「自己的事自己做」?最直截了當的解藥,就是忍手又忍口,從生活最貼身環節開始,溝通好期望與做法,然後交由孩子處理,放手的重點在於讓孩子選擇,最後若有美好成果,孩子自然有動力繼續改變;就算要承擔惡果,只要父母忍手沒代為執拾爛攤子,再幼小的孩子亦會牢牢銘記教訓,很少重蹈覆轍。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