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日 - 信報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句說話:「YouTuber KOL都係一門生意。」的確,在YouTube做KOL可以賺大錢。除了在YouTube拍影片可以有廣告分成之外,近年不少KOL都開設Patreon,讓粉絲們進貢有更直接的渠道。資料顯示,本地政論KOL蕭若元4年前在Patreon的訂閱人數高達26628名,以當時基本訂閱計劃每月5美元計算,保守估計他每月有大約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收入(未扣手續費)!
齊上齊落成替代品
正如明星一樣,KOL的「星途」通常都不會一帆風順。以本地四大政論KOL為例,他們的收入亦會隨市場需求的升跌而有上落。我沒有他們歷年來在YouTube和Patreon的訂閱人數,以及他們影片瀏覽次數的資料,但以他們的維基百科網頁每月瀏覽次數來看,2019年下半年及疫情期間是最多人談論他們的時候,而他們的「熱度」在近年已經有所下降。
有一點值得留意的是,他們的維基百科網頁瀏覽次數相關性相當高,很多時都是齊上齊落。換言之,他們面對的「消費者」都是同一班人,或者學術一點來說他們的評論都是替代品。如果YouTuber KOL是一門生意,這些可以互相替代的KOL又可以如何把利潤極大化?
特色化降低需求彈性
在一般本科生的工業組織課中,很多時都會提到寡頭壟斷的一些理論,當中有一個霍特林(Hotelling)模型。簡而言之,模型的結論之一是在產品(評論)之間沒有不同的時候,公司之間的價格競爭將變得十分激烈。這理論的一個含意是,公司會盡量突出自己的不同,亦即把產品特色化。
舉個例,政論KOL的影片除了讀新聞之外,一般亦會加上一些極具「個人風格」的評論,這些「個人風格」可以是捕風捉影,以陰謀論的角度在各路人馬中四處捉鬼,亦可以是偵探上身,用福爾摩斯的邏輯解開新聞背後的謎底,又可以是學貫中西,以學者口吻拋出抽象理論解釋世界大事,更可以是嬉笑怒罵,以犬儒態度將世事都給看透。無論是如何突出自己的個人風格,最終目的就是顯示自己評論與眾不同,從而增加產品的叫座力。
假如一個KOL的觀眾可以分為一般觀眾和忠心粉絲,前者願意為KOL的評論付出的時間和金錢都要比後者少,評論特色化一方面增加觀眾中忠心粉絲的比例,另方面亦可以增加粉絲們的忠心程度(即「科水」力度)。
在遇上危機時,特色化的評論可能就是KOL的救命稻草。舉個例,近日某政論KOL陷入一場公關災難,YouTube頻道流失不少觀眾,這帶出一個有趣的問題:究竟這位KOL的收入會否因為這場公關災難大跌?
這涉及兩個彈性。第一個是到底這場公關災難會令KOL流失多少觀眾?這要視乎KOL觀眾群中的忠心粉絲比例,忠粉比例愈高,「跌粉」數目愈少,公關災難對收入的影響就愈小。此外,到底這位KOL的忠心粉絲有多忠誠?他們愈忠誠,照道理他們對KOL評論的需求彈性就愈低,公關災難後KOL面對的需求曲線的彈性亦會大幅降低,他在公關災難後提價的能力反而會變得更高。
維克森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