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星期五

語文:知識與能力 - 程介明

2024年5月10日 - 信報

上周談到學生的閱讀,在香港來說,更寬一點的問題是,學生學中國語文,我們期望他們學什麼?學有關語文的知識?還是學運用語文的能力?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DSE的中文科被稱為「死亡之科」,是因為不少學生其他成績都很好,就是中文成績低,甚至因此進不了大學;也有大學因此而放寬對中文科的成績要求。為什麼會如此?是中文科考試太難了?還是學生的中文程度下降了?恐怕任何簡單的答案,都只能是一時的呻吟。

中文科考試之「結」,又反過來影響中文的教與學,尤其是潛在地影響教師教中文的情緒、學生學中文的情緒。惡性循環,最終是真正地影響香港的中文水平。

小學,很多家長都擔心學生的中文學習──艱深、乏味、刻板,因而成績低下,學生更加提不起勁。還聽過不少家長說:「我們小時候的中文都沒有那麼深……」。

語法知識 成為重點

是「深」的問題嗎?當然也有中文教得好的學校,筆者最不想對香港的情形「一刀切」下一概而論的判斷。但是對中文教學的擔憂,還是比較普遍的。

許多家長議論的也是不少教師詬病的,是過多的語文知識灌輸,往往擠掉了學習語文最重要的閱讀與寫作。也有在作文的時候,要求學生按照固定的格局寫作,比如說要有隱喻、要有排比句等等。

問諸熟悉情況的朋友,認為第一:教師教授的這些「語法」,也許是課程指引裏面提到的「修辭」。第二:這不是教育局或者是課程能夠發展的主張,而是學校和教師發展出來的,逐漸成為風氣。

翻查教育局的文件,都是強調語文的運用。2023年課程發展議會編訂最新修訂的《小學中國語文建議學習重點》,提出的是「聆聽、說話、閱讀、寫作」,以及「語文學習基礎知識」。前面四個方面,都是屬於經歷、欣賞和發揮的範疇,看來都是語文學習的方向,是增強學生語文能力的正途。

「語文學習基礎知識」則比較詳細,包括:「認識字和詞、標點符號、遣辭用字」等。也包括「認識反義詞、同義詞、近義詞、多義詞;認識口語和書面語詞彙的不同;認識詞語的搭配;認識詞語的褒貶色彩;認識不同詞類,如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連詞、語氣詞、嘆詞」等。又例如「辨識簡單的敍述手法,如順敍、倒敍……」等。看來也不會是過分地強調語法。不過,假如教師的注意力,重點放在各式各樣的「認識」方面,就會放輕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

就像是教導學生如何欣賞美術作品,又或者只是要學生學習美術史、色彩學,並不等於學習如何繪畫;學會繪畫,最終需要學生動手。又或者學生繪畫很有風格,卻不一定在中小學就需要學習美術史、色彩學。

例如又像學會如何欣賞或者評論音樂演出,但不等於懂得演奏或者演唱;沒有實踐,沒有刻苦的鍛煉,就無法演奏或者演唱。同理,學生都不是多讀、多寫,就無法流暢地閱讀、盡情地書寫。

語文能力 重在運用

再看一份2017年的《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列出下面的「課程宗旨」:「提高讀寫聽說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自學能力;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良好的語文學習態度和習慣;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性情;培養品德,加強對社群的責任感;體認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並沒有強調語文知識。

「重知識、輕運用」,彷彿相當普遍。為什麼會如此發生?筆者同意有些朋友的分析:學習語文,如何才算成功?其實沒有明確的標準,最容易說明的,莫於學生學習語文的「產品」──作文。作文的批改與給分,主觀的成份很高。要找出學生的錯處比較容易,要評定文章的好壞,就需要教師的主觀判斷。即使是找出錯處,找出錯字比較簡單,要找出語法的錯處,也不容易。有時候明明不合語法,卻不容易講清楚。也許因此教師開始注意寫作的「道理」。於是也要教授這些道理,也就是語法。

還有第二種分析,也許更能說明問題。語文的學習,大家都知道首先在於閱讀;但是閱讀的評估,實在不容易。閱讀,不少學校鼓勵學生多讀,需要有一個數量的目標,比如說一周要讀一本書。那是一個很好的起點。然而,學生讀成怎麼樣,不容易測量,於是往往要學生寫讀書報告。讀書報告寫得好不好,其實並不一定能夠反映學生閱讀的收穫;況且寫讀書報告可以有許多取巧的方法;更何況有了生成式AI,一本書,幾秒鐘就可以生成一份不錯的讀書報告,甚至不同版本的讀書報告。

着重「揸拿」 陷入盲目

即使不說AI,這裏面牽涉到當下教學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測評對學生學習的反作用。學生的學習,論內容,有些可以測評,有些則難以測評。而可測評的,其實只是一小部分。從事教學,容易在學生作業中,着重了可以容易測評的東西,也就是容易看得出對與錯的東西;否則就有點摸不準學生到底學了什麼,懂什麼不懂什麼。換句話說,也就是在粵語中說的「有揸拿」的東西。

於是幾乎不知不覺地,就會滑向了語文知識,而忽略了語文能力。重視了知識的累積,而忽略了能力的養成。也就是上周引用莫言的話,意思是:精通鋼琴的結構與維修,與能夠用鋼琴演奏,是兩回事。

還有一種分析,現在雖然根據單一一本課本的教師愈來愈少,但是出版語文課本,已經不是以前的純粹只有範文,也要照顧教師使用起來的方便,因此都有不少可供選擇的問答題、教師用書、工作紙,否則難以成書。裏面就會有不少純粹的語文知識。

也有資深的教師,擔心工作紙的泛濫,把培養學生思維的學習過程,簡化為簡單的文字規範,因此有問答、填充、造句、改錯、重整,而沒有了「我手寫我心」的表達、發揮的鍛煉過程。當然,這也是方便以「對、錯」給分,感覺上好像掌握了學生學習的多少。

默書,也是另一個人容易讓教師入迷的活動。一段文字,讓學生能夠背出來,感覺上學生學會了,也可以給分了;彷彿就完成了一份學習作業。學生到底學了什麼,就沒有機會去思索了。

回想起謝錫金和港大團隊的「創意教學法」,以主題引導學生主動構建自己的詞彙,以類似周記的形式讓學生記述和表達,都是從根本上把學生作為學習語文的主體,把閱讀和寫作作為學習語文是主要經歷,效果非常明顯。當時有超過400所小學,採用這種教學方向。也就是周前提到2008年在國際比較中,香港超越台灣,「教曉徒弟冇師傅」的原因。最近一次同樣的國際比較,台灣又超越了香港。說明什麼?

香港的中國語文教育,還有粵語口語與白話文的差別的問題,有香港獨有的粵文字的定位問題,還有普通話的定位問題;最近幾年,PISA(國際比較)採用了網上測試,香港學生平時沒有漢字輸入的要求,成為劣勢。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