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 - 信報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吳海傑對港英法制的研究,著作之一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原著是英文,經過翻譯,現有中文版在港發行,書名《噤若寒蟬︰港英時代對媒體和言論的政治審查(1842—1997)》。書中展現嚴謹的治學態度與求真的勇氣。
這著作研究的核心問題是︰香港的自由從何而來?作者根據史實分析的內容包括︰前殖民政府如何以政治審查傳媒和學校;審查如何受中國與英、日、美等國關係所影響;如何隨時間變化,殖民統治最末10年何以急切喚醒法治和言論自由?
英國先前是「日不落帝國」,佔地遍布全球。近年有不少文獻剖析英國法律在各地施行的實況,當中有讚頌的、有控訴的,像森普遜逾千頁的《人權與帝國終結》,雄辯說明英國政府無意對殖民統治地區給予言論自由等人權保障。
報章常被控 新聞非自由
香港大學圖書館的香港特藏裏,有多年來本地收藏家捐贈的剪報、手稿、典籍等,雖然部分未經梳理編纂,翻閱原材料可尋得珍貴紀錄。吳教授徵得許可,複印了多張原件作為著作的插圖,現中、英文版的封面都用了已故報人吳灞陵先生捐贈的紙原稿,上面有紅筆打交叉,蓋上「香港報紙檢查處」印章,註明「此稿不得登載」。這是很多人未見過。
歷史資料破除神話,否定謊言。有檔案剪報顯示,1928年日本侵略軍在山東濟南對北上的國民黨軍隊發起攻擊,死6000多人,釀成「五三慘案」。香港《晨報》報道這則消息,發表了評論,結果報社和印刷廠負責人被拘捕。其後關於審訊的報道,從控辯雙方陳詞和裁判官判決可見,當時英方是考慮遠東利益及與日本的關係。
代表《晨報》的羅文錦律師說明,事件是中國人感受強烈的,香港中文報紙沒理由不報道。英軍出身的裁判官,不理會羅文錦關於新聞自由的論點,重判出版人和承印者罰款及入獄。《晨報》被迫停刊。
吳教授的新書裏又複印了1936年8月26日的《華字日報》,報道羅文錦「向定例局提請撤銷華報檢查」。當時羅擔任議員,因應50位中文報紙編輯的聯名信函,提出申訴。結果不僅羅的動議不獲得通過,從剪報可見,甚至報紙的相關報道也被審查抽起文字,被迫打方框和圓點。
五十年代初,因東頭村大火觸發「三一事件」,釀成死傷,北京《人民日報》發表短評指摘港英,香港《大公報》等三報轉載這短評,即遭受檢控。《大公報》率先上庭,被判罰款和停刊6個月。港英如處理《晨報》,變本加厲,以為可迫停刊。
到九七問題呈現,港英轉為強調自由。「《中英聯合聲明》一簽,香港進入法律洗白的階段」,管制媒體的條例大幅度修改。其後出生的年輕人,會以為過往都是自由如今。
吳教授著作中文版在本地書店有售。英文原著Political Censorship in British HongKong︰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the Law(1842—1997),需從英國訂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