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8日星期二

「多項工作」出天才 - 占飛

2016年3月8日 - 信報

根據牛津英文字典,「多工」(multitasking)一字最早見於1966年的一篇雜誌文章中,用以形容電腦發展至可以同時做多樣工作。短短數十年,不只電腦,人也「多工」。在辦公室工作的員工如是,還未出社會工作的大、中、小學生亦「多工」,還視之為理所當然!

不少人將「多工」和「多項工作」(multiple tasking)混淆起來。「多工」是新事物,這二十世紀才出現的,是同時做兩種性質不同的工作──例如:一邊聽音樂、一邊做功課;或者一邊跟朋友WhatsApp、一邊讀書或開會。在前工業社會,不可能這樣的「多工」。

人卻天天都要「多項工作」,即是做一種工作一段時間後,轉做另一種工作。坊間說的「讀書時讀書、遊戲時遊戲」,正是「多項工作」,或稱「轉換工作」(task switching),這不是今人說的「多工」。

多工分心

「多工」時,人是分心的。一旦分心,事情就難以做得好。你跟老闆和同事開會期間,突然有人來短訊或電話,你回覆短訊也好,外出覆電話也好,都等於分心,很容易答覆不當和說錯話,最好待開會完畢才覆。

單項工作和「多項工作」時,人是專心的。由古至今,人人都「多項工作」。婦女日間工作,回家做家務,教導兒女,這便是「多項工作」。教授上課時教書,下課後做研究,亦是「多項工作」。有研究指出,「多項工作」不僅不是壞事,而且是好事!

在1958年,心理學家Bernice Eiduson研究藝術家──包括畫家、音樂家,作家、設計家等──的工作方式,如何影響他們的心理狀態,何以部分藝術家容易有精神問題。

同時,她對科學家的精神狀態亦感到興趣:究竟科學家跟藝術家是否不同呢?不同在什麼地方?於是:她和同事找來40名男科學家,長期跟進他們的發展。在1962年,有了初步的結果,她發表了《科學家的心理世界》(Scientists: Their Psychological World)。可惜,研究實在太長期了,尚未完成,她在1985年已逝世,看不到她研究的科學家中,4人獲諾貝爾獎,另外有數人成為學術界的頂尖人物!

Eiduson發現,她研究的頂尖學術界人物,通常都是「多項工作」的。他們不會獨沽一味的只研究一個題目,反而是同時研究多個題目。甲題目有了初步成果,便轉去研究乙題目。乙題目初有所成,便暫時放下,轉去研究丙題目,或返回甲題目。

就以達爾文(Charles Darwin)為例,他在1830年代的筆記中已提到「物種的演變」(transmutation of species),但在1859年後才出版《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期間,他出版了多項專題研究的結果,包括:珊瑚島的結構、哺乳類化石、火山群島的地質觀察等。

他在大兒子威廉出世時,即開始研究嬰兒的成長,到威廉37歲時才發表。達爾文臨死前才發表的蚯蚓研究,已經做了44年。由此可見,達爾文是同時做不同題目的研究,並非只研究物種的演化。

馬克思畢生研究哲學、政治和經濟,但閒來也研究數學。萊布尼茲(G.Leibnitz)是哲學家,同時發明了微積分,亦是發現「針輪計算機」(pinwheel calculator)原理的第一人。

哥德(J.W. von Goethe)創造力更驚人。他在威瑪當大公爵的智囊時,不單公務纏身、還將威瑪塑造成德國的文化重鎮。期間他不斷戀愛,還創作詩歌、小說和戲劇,更做科學研究,發表不少科學論文,反對牛頓的光學理論。

窒礙創意

牛頓視宇宙為機器,哥德則把宇宙形容為「有生命的有機體」,萬物都是相關、不能分割的。哥德的宇宙觀比牛頓更現代,可惜他的科學論文全無貢獻,不朽的是他的文學作品!哥德是不折不扣的「多項工作」人!

「多項工作」不單不會影響人的創造力。反之,哈佛大學教授莎莉卡信(Shelley Carson)以大學生為對象的研究指出,「多項工作」有利創作,愈「多項工作」,愈能激發創意。假若你的孩子在應付學校功課之餘,還有個人興趣,縱使他們研究或嗜好的是家長眼中「無聊」的題目,家長也切勿阻止或「不鼓勵」孩子──這會窒礙他的創意發展也!

勿鑽牛角尖

「多項工作」何以有利創作?《頓悟因素》(The Eureka Factor)一書的作者指出,人在創作時,必會遇上難題,難題不會一下子就解決,往往會鑽牛角尖或誤入窮巷,兜兜轉轉走不出來,眾裏尋他千百度,始終找不到。這時候,無論如何摸索嘗試,效果不大;倒不如先把難題放下,搞其他創作,搞新創作時,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例子,傳說牛頓在樹下給蘋果擊中而想出「引力」的理論;阿基米德(Archimedes)在洗浴時頓悟,高呼「得咗」(Eureka)而名垂千古。

他們成功,因能「跳出框架思考」。當你沉溺在難題當中,很難「跳出框架思考」,是以創作人「多項工作」比單項工作為好!當紅的電影導演往往有幾個項目(projects)在手,同時籌備。這個找不到足夠資金或要等合適的演員時,便先開工拍另一個項目!

蔡氏效應

另一個原因是心理學上的「蔡氏效應」(Zegarnik effect),源自俄國實驗心理學者露瑪.蔡加尼克(Bluma Zeigarnik)。1920年代的柏林大學附近一間餐廳,一大群學者往吃飯。點菜時,侍應沒有用紙筆記錄,純憑記憶,但端來的食物卻絲毫不出錯。

飯後,眾人離開,其中一人遺留了物品在餐廳,趕回去取,但侍應竟完全不認得他是誰,更忘記他有沒有遺留物品。問他為什麼會這樣?侍應直率的回答:「上菜後,我便什麼都忘掉了!」

蔡氏聽了這個言之鑿鑿的故事後,大受啟發。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她達致結論:任何工作未完成,腦袋會牢牢記住,間中還會提醒人完成那工作。可是,一旦工作完成了,一切便會拋諸腦後。此謂之「蔡氏效應」。

「多項工作」時,暫時把難題放下,毋庸擔心。根據「蔡氏效應」,腦袋會提醒你,甚至幫助你「跳出框架思考」,最終「得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