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6日星期一

拒絕哀悼 - 陶傑

2015年07月02日 - 蘋果

伊斯蘭國恐怖份子在突尼西亞槍殺了三十個英國遊客,首相金馬倫下令全國默哀一分鐘。

但是每日電訊報質疑:不錯,一天有三十個無辜國民被殺,確實很慘烈,但有沒有必要「全國默哀」?

「全國默哀」是很隆重的大事。英國歷史上第一次,是一九一九年,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全國一百萬殉難的軍人,全國默哀兩分鐘。然後是一九四五年,紀念兩次大戰的死難者,也全國默哀了兩分鐘。

現代社會很迷信數字:GDP、失業率、各項民意調查。數字在各項資訊之中,「理性」得神聖而基本。恐怖襲擊案一天之內死三十人,用數字來與一百年來衡量和比較,結論很明顯:突尼西亞恐襲死三十人,不值得全國默哀。

因為,一個成熟的國家,有智慧的國民,不應該隨便由一個政府像樂團指揮一樣,「管理」、「協調」、「組織」全國公民如何表達哀悼。每日電訊報說:對於恐襲的死者,我自有哀悼的方式,我自有哀悼的情感,不需要首相來「統一號召」。首相要做政治騷,博取民望,不要向恐襲的死者打主意。「全國哀悼」,不符英國民族性的公眾活動,更不要濫用,因為,感情是一種私隱,「哀悼」不需要國有化,正如「國葬」也不可以濫用,上一次國葬,是首相邱吉爾逝世的一九六五年。

這樣的輿論,思考很獨立,而且挑戰一個社會的盲點,所以我喜歡。首相下令「全國默哀」,在道德高地之上,一定正確。

質疑的人,平時看慣了哭哭啼啼的師奶電視劇的地方,即會遭到千夫所指,斥為「涼薄」。

但是這樣的質疑,眼光是遠大的,邏輯是分明的,維護一個國家的整體EQ,提醒冷靜而成熟,不要「傷他悶透」,而且對首相金馬倫暗中進逼:對於反恐,你這個政府沒有什麼功效,現在卻來打全民的「哀悼牌」,掩蓋你的無能,你算了吧。對於權力的看透和監督,也是智慧的。

反對全國默哀,是反對這個形式,不等同不感到傷痛,也不等同不會化悲痛為復仇的力量。這種反對,十分Cool,有型得高尚而高級,全國的呼天搶地,恐怖勢力只會冷笑而蔑視,但是你不參與,不作聲,你堅持一份無法參透的犬儒,你的敵人,就不敢輕視你。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