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日星期五

管教的藝術 - 關家力

2014年10月22日 - 信報

阿傑是單親爸爸,跟六歲的兒子及外籍工人一起住。自從兩年前,與內地的太太分開之後,他一直獨力照顧兒子。阿傑工作繁忙,早出晚歸。他沒有時間去照顧兒子,很多時亦無法參與親子課外活動,經常都要家傭代勞。兒子有時因此感到不快,亦很容易會鬧情緒及埋怨他,阿傑為此常常感到十分內疚。

另外,由於缺乏時間去陪伴兒子,對兒子的管教變得十分寬鬆。除了在物質上盡量滿足他之外,對他的不良行為亦處處遷就。在老師及旁人眼中,兒子十分反叛及頑皮,最初阿傑都會感到不好意思及要兒子收歛。但他覺得是自己缺乏時間管教,所以兒子才變成這樣。漸漸地,阿傑的想法變得偏激,認為只是老師針對他的孩子。在其他人面前,常為兒子作辯護,甚至反駁他人的批評。阿傑亦曾向校方投訴,指兒子被標籤為壞分子。自此之後,兒子的行為變本加厲,莫視學校老師的教訓,經常與老師爭吵,違反校規,甚至欺負同學。

從阿傑的例子,可以看得出,孩子的管教、個性的培養,與家長的想法有着緊密的聯繫。阿傑對兒子愛錫,出發點本來是正面的。但心裏的內疚卻使他對兒子不良行為有着歪曲的理解,不去鼓勵兒子改變之餘,行為上更把兒子的劣行視為合理及可被接受,甚至對他人作反駁及投訴,作出懷榜樣的示範。

作為父母,應以身作則,行動上實踐的重要性,遠比口中說的教訓及責罵更具說服力。每位父母要謹記,對孩子作出的回應,究竟是合理的教導,還是只為本身情緒的發洩;若果是後者,對孩子的管教只會造成不良後果。家長應該要從理性的角度去分析,避免過多的感情宣洩。過度嚴厲的責罵,或毫無保留的縱容,往往只是為人父母者,抱着負面想法的行為表現。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