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9日星期四

「搭棚式」學習法 - 馬露明

2014年9月20日 - 信報

我一直對香港用竹搭棚的建築技巧很感興趣。我認為竹棚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每每想到建築工人如何綑綁、固定竹子來搭建一幢幢摩天大廈,都讓我驚嘆不已。這些臨時性質的藝術作品是工人高空工作的平台,方便他們進行興建或維修,又或是給建築物塗上油漆。從我辦公室望向窗外,可以見到其中一座建築物的外牆搭滿竹棚。隨着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看着工人將竹棚從地基起一層層向上搭建起來,到現在三十層高的大樓已經被「包裹」在竹架內,好讓他們在高空工作。

一步一步地學習

在教育方面也有所謂的搭棚一說,但當然它跟上述的建築技巧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這兩種搭棚的相同之處是,都有層層疊升的過程,「搭棚式」的學習就是指以一步一步的教導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以學習鋼琴為例,同學首先要學會看樂譜,從較簡單的曲調、旋律練習,然後再嘗試更複雜的作品。又以學習英文為例,同學首先要從基本字母、簡單的詞彙開始學起,再進一步學習如何寫句子段落。換言之,「搭棚式」的學習法是將整個學習過程分拆成一個個步驟,幫助同學逐漸掌握和建立技巧,讓他們最終有天能夠自主、獨立地完成任務。

香港的生活節奏急速,我們總期望事情能即時辦妥,就算不能馬上完成,也至少要以超高效率來進行。當某些國家可以花上六年時間來興建摩天大廈,在香港我們卻要求建築物在一兩年之內就要完工。有時候,我們會以同樣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期望他們可以一蹴而就,一夜間就能掌握所有本領。我們忘了一幢建築物必須有層疊的棚架作支撐方可建成,同樣地,孩子的學習也需要一步步的過程才能鞏固知識。特別是在新學年之初,孩子在這段過渡時期面臨着各種學習、社交,以至情感上的挑戰,因此特別需要我們「搭棚」來引導他們學習。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在學習兩位數加法上感到困難,不妨考慮以下由淺入深的「搭棚」方法:掌握單位數加法→學習單位數加雙位數的運算→利用實物來進行雙位數加法→以紙筆進行雙位數加法→嘗試練習雙位數加法的心算。

又或者,如果孩子在交朋友上有點障礙,那麼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為友誼「搭棚」:坐到班中其中一位同學身邊→主動打招呼和傾談→嘗試找出大家的共同興趣→翌日把大家都感興趣的東西帶到學校分享→邀請這位新朋友在小息時一起做些有趣的事。

猶記得有天一位小男孩哭着來學校上課,並告訴我媽媽責備他不夠獨立、怎樣也學不懂用筷子,他因此覺得自己很失敗,感到羞愧、絕望。於是我請他到我的辦公室,一步步教導他用筷子。他首先學會了如何以正確的手勢握着筷子,然後從體積較大的物件開始練習。漸漸地他的集中力與肌肉開始運用得更靈活,可以用筷子夾起體積較細的物件。最後,他甚至可以用筷子夾起一顆顆波子!他從不懂得用筷子到現在成為「筷子專家」,這完全是「搭棚式」學習法的成效。

我們都希望看到孩子成功,而孩子自己也渴望成功,但成功其實往往需要我們為他們提供「棚架」作良好穩健的基礎。作為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將抽象,或具有一定難度的知識分割成一層層「棚架」,讓孩子循序漸進地學習。我們都希望看到孩子茁壯成長,成為堅強、正直的人,然而成長可不會一夜成真,我們要用耐性為他們「搭棚建基」,孩子他日才能展翅高飛!

教育系碩士、JEMS Learning House校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