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8日星期一

布緯食療法 - 顧小培

2012年6月15日 - 信報

「腐」應該不是好東西。《荀子》說「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一塊肉、一塊魚,若是爛了、壞了,會有蟲生於其中;做人也如是,如果苟且不振作,會帶來災禍。我們稱思想不開通的人為「迂腐」;否則,能流動的才好,因此「流水不腐」。「腐刑」是「宮刑」的別稱,乃是將生殖器割去的刑罰。然則「豆腐」又怎樣?是孬東西嗎?老實說,剛造出來的豆腐、豆漿,清新得很,完全不「腐」。英文稱豆腐為bean curd,意思是「豆的凝固物」,並無貶意。我猜想,可能最早之時,是因為有人無意地將豆放置一旁,日久它腐敗了,生出水分,水分再而凝結,所以老祖宗稱之為「豆腐」;但覺此物放進口中別有風味,於是用心鑽研,發明出專造的豆腐和其他豆類製品。引申開去,尚有其他液態食物「被凝結」而成為另類食品的例子;在西方,最普遍者是「芝士」cheese,「國語人」稱之為「起士」。如果豆腐是豆之curd(凝固物),那麼,芝士就是奶之curd。凝固的程度不同,造出來的品種也不一樣。凝固後,可以用壓力將其中的水分都去掉,變成硬邦邦的一團,否則,可會是富於水分、軟軟糯糯的狀態;後者包括所謂「農舍」cottage芝士,字典中此詞的解釋是「鬆軟的白乾酪」。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有一位德國女士,名叫Johanna Budwig,擁有物理學博士學位及化學博士學位,曾在德國聯邦健康局工作。她發現坊間有不少說是能抗癌的藥物,都含有一個叫「硫氫」(Sulphhydryl)的成分;靈機一觸,想到癌之所以能快速增生,是因為身體的含氧量太低。若身體缺乏「硫氫」,或缺乏「不飽和脂肪酸」,便會出現缺氧的問題,因而助長了癌細胞的「增生」。老實說,這是她的「大膽假設」,並沒有詳盡和合乎科研水平的「小心求證」。但在天馬行空的長時間思索後,Budwig寫了一本書,書名是《癌症:難題與解答》(Cancer:The Problem and The Solution)。Budwig認為一些「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Linoleic Acid和「亞麻酸」Linolenic Acid,能令細胞吸收多一些氧氣。所以,她在書中建議服食「亞麻籽油」,原因是:「亞麻籽油」含有18-20%的亞油酸及58-60%的亞麻酸;當「亞麻籽油」的「不飽和脂肪酸」,與「農舍芝士」內、含「硫氫」的「蛋胺酸」(Methionine)及「半胱胺酸」(Cysteine)化合時,會產生脂肪蛋白(Lipoprotein),後者能鞏固細胞膜的磷脂(Phospholipid),從而令細胞獲得多一些氧氣。她認為,這便可以抗癌了。這論據帶來了所謂「布緯擬定」Budwig Protocol,又稱「布緯食療法」Budwig Diet,基本組成是「亞麻籽加農舍芝士」。這個別出心裁的食療其實並沒有科學根據,但人云亦云之下,不少人跟着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