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日星期一

投資行為與潛意識

2011年5月2日 - 信報

是日假期,不說大市,想寫一點別的。

所謂「大師」或者「股神」,都不要神化他們,但他們所說所想所看的,有時候仍然很值得一看。比爾.米勒(Bill Miller)曾經被捧為長勝將軍,其價值基金曾經連續十五年跑贏標普五百指數,但2008年基金嚴重跑輸,幾乎被拆招牌。

在4月份的市場評論中,米勒認為,第一季美股幾乎只由石油股和工業股帶動,跌破眼鏡之餘,情況亦不甚樂觀。然而,吸引我注意的並非米勒如何看美股,而是他在文中提及卡納曼(Daniel Kahneman)造訪其辦公室。卡納曼是何許人?他是諾貝爾獎的得主,可謂是現代行為經濟學的祖師,其研究結合心理學和財務學。

米勒說,卡納曼與他們討論是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潛意識對投資行為的影響!

文中提到,心理學家通常會把潛意識稱為第一系統(System 1),把有意識行為稱為第二系統(System 2)。第一系統大致上是自動發生的,第二系統則涉及注意力、時間、邏輯和比較。他舉例,當我們學開車時,應用的是第二系統;但當我們成為經驗豐富的駕駛者之後,開車時大部分會變成由第一系統來主導。

米勒認為,這個學說解釋了一些市場運作方式。一些價值型、長線投資者,做盡研究和分析,這種行為屬第二系統;不過,市場卻是一個即時的資訊處理機制,股價會因為新聞、業績等因素,有很多即時反應,股價或升或跌,這是第一系統。亦即是說,前者主導一些理智投資行為,後者主導很多市場走勢。米勒認為,油股的升勢並不合理,但情況是第一系統主導(趨勢),勝過第二系統(理智分析)。

那麼,究竟應該以基礎為依歸,抑或應該追勢?根本沒有答案,每一個投資者各施各法而已。但是,我則相信,世事沒有任何絕對的,最理想的應該是把兩者結合,畢竟跟隨趨勢更重要,但基礎價值及公司分析亦不可缺。

這個潛意識學說,又再令我想起李小龍所說的「陰陽」哲學,那些「acting unacting」及「unacting acting」的想法。套諸在投資上,一方面是與生俱來的投資觸覺,另一方面是控制能力(有意識行為),例如公司基礎研究等分析。對照起來,其實都有近似,一樣是潛意識,一樣是有意識行為,講求的是如何將兩者結合。當日財Q說過自己一個信念是,把兩者結合,建立自己一套投資風格。好像把話說得很大,但我相信,這個投資信念可能需要窮一輩子時間去學習及領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