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育嬰成婚姻墳墓,近半夫妻有BB關係反冷淡 - 紀曉風

2011年5月16日 - 信報

古詩《遣悲懷》一句「貧賤夫妻百事哀」,道出貧苦鴛鴦的困境。然而廿一世紀的今天,令夫妻最頭痛、愈發不開心,甚至影響兩口子關係的,不止無錢開飯,更是生兒育女。

俗語云:「婚姻是戀愛的墳墓」,一項調查成功訪問逾千名父母,結果發現,四成半受訪者相對未有嬰兒時,覺得夫妻親密程度減少,而且BB剛出生半年還好,一踏入六個月至一歲時,夫婦親密程度更會跌至最低,彷彿「育嬰成婚姻的墳墓」。調查亦有另一有趣發現,原來父母對嬰兒的擔心各有不同,健康固然是父母都放在首位關注重點,惟爸爸次一層就最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而媽媽最擔心孩子吃不飽。

調查由今年2月下旬至4月中旬進行,1162名被訪者分別來自五間和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有聯繫的幼稚園、十間屬YWCA的幼兒學校和幼稚園的家長自行填寫問卷,以及由訪問員在不同公眾公園訪問父母而成。受訪父母約四成擁有大專程度,七成已婚四至十一年,新婚三年以內的小伴侶只佔約16%。主辦調查的YWCA希望藉調查檢視嬰幼兒父母個人及家庭健康狀況,以及尋找父母在照顧嬰兒上的關注和壓力。

孩子半歲 夫妻關係最淡

結果發現,與未有孩子時相比,85.8%的父母表示個人開心指數增加,但從夫婦親密程度而言,51.5%受訪者指夫婦比以前更親密,但亦有45.1%受訪父母認為夫妻雙方的親密程度減少。更有趣是,夫婦之間親密程度隨着嬰兒成長而改變。調查以指數來評估夫婦之間的親密程度:孩子來到人間出世時,夫婦親密程度更高達至7.79分,但到孩子長大至六個月至一歲時,夫婦親密程度竟大幅下降至7.06分,直至一歲後才回升至7.28分,兩歲後再慢慢回復至7.32分。

夫婦間親密程度如此反覆,奇怪是夫婦各自評估懷有嬰兒後的個人開心程度,走勢卻並不一樣。當嬰兒出世後父母大為喜悅,個人開心指數達8.29分;然而隨着孩子成長,夫妻個人開心指數一路下跌,到孩子兩歲過後,開心指數更跌至7.32,較普遍有孩子家庭的夫妻開心指數7.97還要低。

調查的女青年會解釋,孩子出世後令夫妻關係轉淡,主因是夫婦由孩子出世一刻開始,全情專注孩子一舉一動,因此忽略配偶需要,特別是情感需要,再加上一旦在子女照顧或教養取態上出現分歧,就會衍生磨擦,令婚姻關係緊張。老紀就請教過婚姻指導專家,她們教老紀兩招,指第一夫妻雙方此期間首重互相溝通語氣、態度,例如多說一些讚賞說話、耐心地聆聽、溫和地表達意見。其次就有時確要「放低」嬰兒,即適當地營造夫婦單獨相處時刻,以達忙裏偷閒,有放鬆時刻。

調查另一有趣發現,男女之間對嬰兒擔心亦有所不同;調查讓被訪父母對初生嬰兒的擔心排序,結果發現父母當然最關注是孩子健康,而以爸爸為例,其次最關心是嬰兒智力發展,第三、四是睡眠充足與否及營養是否足夠,嬰兒胃口問題排第五;反觀媽媽第二位最擔心的,便是爸爸最不擔心的胃口問題,其次是吸收營養情況,至於孩子的智力,一眾母親多數關注程度只排第四。

事實上,香港近年發展令社會日趨中產化,家長一般都很關心孩子成長後的競爭能力,是故對智力、學習能力都十分緊張;調查指媽媽一般較關心胃口和健康問題,老紀認為這並不代表母親輕視孩子智力發展,只是孩子經十月懷胎而母腹出生,孩子出生前母親最關心都是嬰兒營養,出世後繼續關注也可理解。

其實,調查表面探討父母憂慮和心理狀況,背後更反映家庭生活已因經濟環境而大大改變;因為調查中64.8%的父母表示作為父母最大的困難是睡眠不足,另外亦有51.2%的受訪者最擔心是難以平衡育兒工作時間分配。誠然和上幾代相比,今天父母很多都是雙職,尤其是女性一般較少當全職家庭主婦,雙職父母既要處理工作,兼顧育兒,餘下時間都要爭取休息,遑論花時間修補或重新培養夫妻關係。所以,即使特首早在數年前大家要生三個,香港出生率都未見有大改善,工時過長應是明顯原因。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