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9日 - 信報
最近網上版的《內科醫藥檔案》刊登了杜克大學和密歇根大學的聯合研究,指出當醫生的身份變成是病人時,他們採用的治療方法,往往跟他們向病人提議的不一樣。
研究人員訪問了美國九百四十名醫生(主要是內科醫生或家庭醫生),要求他們想像病人或者自己患上了禽流感和結腸癌,然後問他們有什麼醫療建議。研究人員發現,當醫生的角色依然是醫生時,他們大多會向病人提議死亡風險較低,但副作用較多的治療方案。但如果患病的是他們自己,他們就情願選擇死亡風險較高,但相對副作用較少的治療方案。
負責該項研究的Peter Ubel認為,情感是決定醫生建議或選擇哪種治療方法之最大因素。當他們站在醫生立場上,總希望病人得到最佳、最快的治療,副作用的壞處,怎也比不上失去生命那麼糟。但是當患病的是自己,他們不再置之度外,情感便會擴大,於是會詳細考慮副作用如何影響自己往後生活,值不值得使用某種治療。他們的價值觀,就會跟病人的價值觀更加接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