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2日 - 蘋果
宇宙大爆炸之後,剩下了甚麼?物理學家之前認定是一團高熱氣體,「末日機器」實驗卻發現,宇宙誕生的最早期,其實是一堆濃稠稠得像濃湯那樣的高熱液體,粒子、原子、星星以至生命等宇宙萬物,都是從這「濃湯」衍生出來。
「濃湯」衍生宇宙萬物
在這超高溫之下,原子和組成原子的粒子,都分解成最基本的單位夸克(quark)和膠子(gluon)。在真正的宇宙大爆炸中,這堆物質會形成基本粒子、中子、質子和原子,再形成恒星和星系。
物理學家之前廣泛相信,在剛剛宇宙大爆炸的超高溫中,把夸克和膠子結合成基本粒子的作用力,會大大減弱,所形成的夸克─膠子離子體(quark-gluon plasma)會類似氣體。
五年前一項在美國紐約州「相對性重離子撞擊器」(RIHC)進行的研究,製造了40萬億℃的環境,發現形成的夸克─膠子離子體仍類似液體,科學家相信若能製造更高溫度,就會變得像氣體。但在這次模擬實驗中,科學家發現這堆物質在超高溫下依然比較像液體。
助解開宇宙發展之謎
參與實驗的英國粒子物理學家埃文斯(David Evans)說:「宇宙最初出現時,其實像一堆非常濃的液體。」他指結合夸克的強作用力(strong force),在超高溫中仍能保持作用,令夸克之間的相互作用,比想像中強得多,接近液體。研究員需要進一步分析為甚麼有這出人意料的現象,以解開宇宙早期發展之謎。
大型強子對撞器是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位於瑞士和法國邊境的阿爾卑斯山區地底,加速器圓形隧道長27公里,兩年前啟用。由於擔心撞擊會製造小型黑洞,造成世界末日,故稱「末日機器」。
英國《每日電訊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