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星期二

逆向殺熟,呻窮有用 - 高天佑

2025年1月14日 - 信報

有些人喜歡「呻窮」,正所謂「呻到樹葉都落」,但此舉往往會被老人家責罵「福薄」。不過,在現今大數據年代,呻窮或可帶來經濟效益。例如內地網民發現,每當他們在社交平台及通訊程式「炫富」,就會被推薦溢價高昂的衣服、酒店、機票等產品及服務;相反,當他們猛說「最近很窮」、「吃不起飯」,便能獲得超值特惠價格。這種現象引起呻窮熱潮,年輕人競相表達自己有多窮。某程度上,這也是針對網絡平台「殺熟機制」的逆向對抗。

話說,中外網絡平台都喜歡利用大數據做生意,例如當你在平台發帖提及「好想去日本」,又在通訊程式跟友人表示「真係好想去日本」,往往會在一兩分鐘後,於網絡廣告中看到大量日本機票及酒店的廣告。其背後原理是平台利用精密大數據算法,根據你最近提及的字眼,推測你想要些什麼產品及服務,隨即跟廣告客戶合作,針對式向你推送相關廣告,從而提高廣告效益。

大數據歧視舊客 專吸新用戶

大數據的一種更精妙運用關乎價格歧視(big-data enabled price discrimination),又被稱為「殺熟」。顧名思義,「殺熟」就如「黃皮樹了哥──唔熟唔食」,意指網絡平台往往優待新客戶,卻待薄老客戶。最常見的例子發生於酒店預訂平台,倘若你剛安裝其程式,通常可見到非常超值的價格,皆因該平台(算法設計者)覺得,你既會安裝我們的程式,也很可能安裝其他平台的程式,實行「貨比三家」格價,故須用最抵價格「搶」走這個新客戶。

相反,你若是該平台長期忠實客戶,手機上已安裝其程式好幾年,該平台就「睇死你唔會轉台」,亦不熱中於格價,故此向你展示較高昂價格,務求賺到盡(consumer surplus minimization)。這就像一些男人千方百計討好小三,卻冷待家中老婆,正所謂「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也是同樣道理。

針對「殺熟」機制,消費者有何對策?有些人會仿效港產片《家有囍事》的程大嫂(吳君如飾),實行離家出走(退出平台、卸載程式、清除cache緩存),讓自己在算法眼中變回「新人」,重新提高新鮮感及議價條件。

另一種招數就是近期流行的呻窮,堪稱為消費者反客為主、利用「殺熟」機制以爭取甜頭。事緣有些內地網民發現,每當他們在社交平台及通訊程式炫富,例如談到公司發放年終獎金,以及最近買了名車和首飾,隨後於網絡廣告中看到的產品及服務價格往往貴了一截。相反,當他們呻窮,包括談及失業、借錢等字眼,又或者搜索「5元晚餐」、「10元衣服」,隨即便會於網絡廣告看到商品有非常超值特惠的價格,有些甚至平到令人難以置信。

部分網民分享上述經歷後,很多人表示自己也有同樣體驗,遂掀起一股呻窮熱潮。有網民嘗試進行對比,聲稱在呻窮之前看到的機票價格達2500元;但在呻窮後,同一張機票降價至2000元以下。據分析,這關乎大數據算法對每個網民進行「全景掃描塑像」,包括判斷各人屬於富人、中產或窮人,針對每類用戶推送的產品及服務價格也有微妙差別,事關愈窮的人理論上對價格愈是敏感;此舉同樣屬於price discrimination,追求consumer surplus minimization。

消費者塑像改變廣告推送

不過,有大數據專家提到,上述現象有一部分或許屬於錯覺,即呻窮未必會左右特定產品及服務的定價,只是會影響網絡平台向你推送哪些廣告。舉例說,同一個航點(例如大阪)有10間航企經營(包括full service以至廉航),每張機票在10個訂票程式的價格也略有差異,意味總共多達一百種價格組合。倘若大數據算法判定你「非常窮」,網絡平台就會向你推送最廉價航企在最低價訂票程式的廣告;相反若覺得你「超富裕」,便會推介日航或阿聯酋航空在最貴價程式的廣告。

換句話說,網民若先打開一個訂票程式查看票價,然後去社交平台說十句「我很窮」,隨後再回到訂票程式,恐怕不會看到票價下降,實屬徒勞無功。相反,更有效的玩法是先在社交平台說十句「我很窮」、「冇錢食飯」、「要七(出)街瞓」(令算法認為你真的很「窮」,改寫消費者塑像),再透露「但是很想去日本玩」(引起廣告線索),然後靜待一兩分鐘,留意該平台會否向你推送包含最低廉及超值價格的訂票程式廣告。

無論如何,中外網絡平台的「殺熟」機制早已引起很大爭議,例如歐盟於2020年通過《數碼市場法》,限制網企擅自利用用戶數據進行價格歧視行為。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鑑於各平台算法皆屬不透明之「最高機密」,大部分消費者覺得「殺熟」現象依然無處不在。

從Self-fulfilling prophecy角度來看,呻窮未必值得提倡,恐會愈呻愈窮,老人家的苦口婆心有着傳統智慧。但大家在網絡搜索產品及服務時,不妨與大數據算法進行攻防戰,嘗試配搭超值、特惠、best deal等字眼,然後留意被推送的網絡廣告,看看會否有意外驚喜。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