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0日星期二

從「負資產」到「負地價」 - 高天佑

2024年7月30日 - 信報

經濟市況迷迷悶悶,財經新聞不免頻頻「放負」。除了「舖王爆煲」、「銀主盤驟升」和「負資產急增」,中環「花生友」們近期茶餘飯後熱議一個話題:香港會否出現「負地價」?話說柴灣「樂建居」地皮一如預期流標收場,皆因發展商就算「零地價」入標也難以「計得掂數」。與此同時,元朗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宣告延長招標,據報政府只期望有「象徵式地價」,再向下走就不排除進入「負地價年代」。

特首李家超在2022年宣讀《施政報告》時提出名為「樂建居」的私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計劃,實際上屬於私人參建居屋政策之復活版本。私人參建居屋在1977年由時任港督麥理浩首創,屬「十年建屋大計」(10年內協助180萬市民上樓)重要一環,旨在借助私營發展商力量,透過「政府出地,發展商出錢出力」模式,加快居屋建設步伐。該政策歷年來為香港帶來逾10萬個居屋單位,代表作包括康山花園、麗晶花園、富榮花園等。

私人參建居屋政策取得良好成效,一大關鍵在於當時樓市蒸蒸日上,所以發展商在付出地價和建築費用,兼且以居屋折扣價格賣樓後,仍有一定利潤,方能創造可持續之「三贏」(政府、發展商、上車市民)格局。1997年後本港經濟及樓市長期下行,時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於2002年11月祭出「孫九招」救市,其中一招正是即時叫停私人參建居屋政策。

樂建居生不逢時 流標收場

後來本港歷經曾蔭權、梁振英、林鄭月娥等多任特首,朝野逐漸意識到土地及房屋短缺問題,歷屆政府遂致力增加供應,包括開拓土地、復建居屋、增建公屋等,卻一直未有恢復私人參建居屋政策。及至李家超上任後,遵循「房住不炒」大原則宣布「樂建居」計劃,第一階段擬劃撥三幅地皮供發展商競投,建成後的全部單位須按市價六五折售予符合認購居屋資格的市民。

可是「樂建居」有點生不逢時,事關本港樓價最近兩年顯著下滑,較高位回落近三成,市場氣氛堪比1998年至2003年的消沉狀態。在此形勢下,本月中旬截標、位於柴灣的第一幅「樂建居」地皮只接獲一份標書,結果一如預期流標收場。該項目可建樓面約45萬方呎,據測量業界人士指出,目前本港一般住宅每方呎建築成本大概5000元,兼且該地皮位處山坡,發展商既須負責平整地盤,又要按政府要求興建長者護理中心、有蓋行人通道等設施,於未計地價之前,每方呎成本「夾夾埋埋」也起碼接近7000元。

據中原地產統計資料,近期柴灣私人住宅二手成交呎價約1萬元。鑑於「樂建居」項目必須以市價六五折銷售,又只限符合居屋資格市民認購,即使加上「新樓溢價」,其開售呎價最多8000元左右(還未計數年後市況有機會進一步下跌)。因此,發展商就算「零地價」入標也榨不出合理利潤,況且本港地產商不少已經負債頗高、積壓大批存貨(待售樓花達7.7萬伙),何必要為一個「計唔掂數」的項目押多一注?難怪近日有業界人士私底下笑謂,該項目若想成事,就可能要採取「負地價」,即是由政府向發展商補貼成本。

元朗產業大樓地延長截標

莫以為「負地價」屬天方夜譚,在「樂建居」流標的同時,特區政府早前推出招標、佔地約35萬方呎的元朗福宏街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亦宣告延長截標期半年。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坦言,該元朗項目旨在協助棕地作業升級轉型、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再加上中標者須交還不少於30%樓面予政府,故此當局對地價要求不高,只求「唔係一個負數」、「政府毋須倒貼」。聽局長口風,官方對地價期望確甚低,倘若半年後還未收到合意標書,屆時不排除真的有機會出現「負地價」。

講到底,坊間近期圍繞「負地價」問題掀起議論,最主要來自「愈來愈高的建築及資金成本」和「愈來愈低的樓價」之間的矛盾。據建築顧問公司Turner & Townsend上月發表的報告,本港今年平均建築成本續漲4.8%,已超越東京成為「亞洲最貴」。儘管港府近年致力輸入建築業外勞,卻並非一時三刻便能降低開支,加上息口高企、發展商「缺水」,現在即使是純私樓項目都未必有錢賺(近期多個新盤「蝕賣」),更何況規定折讓賣樓、限制多多的資助項目。

從另一角度看,隨着「麵粉(地價及建築成本)貴過麵包(樓價)」趨勢顯現,按照經濟學供需定律,是否意味樓價快將獲得支撐?這個邏輯長遠或可成立,不過一幅地皮由規劃、招標、賣地、興建到推售往往需時4至5年,在增加供應周期「遠水難救近火」,滯後縫隙很闊,於緊縮供應周期亦然。換言之,就算4至5年後「麵包」供應可能減少,卻不會改變已建未售及正在興建的短期潛在供應達到11萬伙。

就像1997年至2003年那一輪低潮,不少大型屋苑的實用面積呎價跌至千餘元,早已插穿「麵粉價」,卻無礙其進一步向下沉,沉到深不見底,沉到「負資產」突破10萬宗。人們從歷史經驗知悉,如果內外形勢未見明顯好轉,本港業主及地產商可能還要再捱一段時間,方能期望「負負得正」。

原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