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

重要不重要,一眨眼之間 - 陳頌紅

2012年4月30日 - 信報

閱讀了一些有關眨眼的研究之後,我很容易從伴侶眨眼的次數,估計到他當時的專心程度。今年五、六月號《科學人思維》提到,當一個人眨眼,就代表他對眼前那一剎的事物並不太感興趣,或者認為那是可有可無的資訊,眨眼次數愈多,即是專注力愈低,心思飛得愈遠。相反,面對愈有趣的事物,眨眼次數就會愈少,眼睛會「動也不動」地死盯着某一點,連千分一秒都不願錯失。根據以上說法,我就明白,當我伴侶在街上看到超大型女性內衣廣告牌時,為什麼他每分鐘的眨眼次數是零,證明他一顆熾熱的心,正專注地欣賞眼前的「龐大壓迫感」;又例如,當我把兩歲時的出浴照片拿給他看,他的眨眼次數大約為每分鐘五十九點九九次,嗯,令他興趣盡失,真不好意思。

眨眼,是我們為了保持眼睛濕潤的自然反應。每個成年人,每天眨眼時間的總和大概是四十四分鐘。如果眨眼次數偏少,雙眼就會感到乾澀疲倦,這時候,通常會出現瞇眼、皺眉等動作,以改善眼睛的對焦和集中力,不過這些動作都會令眨眼次數降低,對眼睛不利。二〇〇五年,俄亥俄州立大學視光系對十個十八至三十八歲,視力良好的受試者以肌電圖進行研究,發現瞇眼動作會令他們的眨眼次數由十五次減至七點五次,足足少了一半。

《科學人思維》還引述艾文理大學小兒科副教授Warren Jones的研究,指兒童跟成年人一樣,對於有趣事物會「眼定定」,所以大多數兒童在看電視時的眨眼次數最少。在Jones的實驗中,九十三個兩歲兒童(部分患有自閉症)觀看一段短片,講述兩個孩子因為馬車的門應否關上而發生爭執,後來其中一個孩子猛力把車門關上。結果發現,普通兒童對於短片中孩子的情緒部分,即是發生口角一段更感興趣,所以他們在那段時間的眨眼次數最少。而自閉症兒童對他人情緒漠不關心,所以在情緒表達部分的眨眼次數最多,反而對於關門動作最專心。這些實驗可以證明,不管成人還是孩子,眨眼都似乎是衝量當前事物重要程度的其中一項指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