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8日星期二

Loss Aversion:還是恐嚇更有效 - 陳頌紅

2011年11月1日 - 信報

每多看一本書,多讀一些研究,我又會懂得我媽媽多一點。

她在我小時候,從不獎勵我。什麼「你考第一名,我帶你去美國廸士尼」這種誘餌,從來不會在她口中吐出來(媽媽真洞悉先機,知道我們會移居橙縣,會去無數次迪士尼,她用心良苦,不想我太快厭倦),她只會向我進行恐嚇:這次測驗若比上次低分就要捱十下籐條;敲詐:這次考試若比上次低名次就沒收你紅包錢(不過無論我考第幾名,我的紅包錢都會被沒收,只是名目有所不同,由「沒收」改為「保管」)。大概媽媽一早知道,獎勵比不上恐嚇。

二○○九年十二月,多倫多大學商學院的Tanjim Hossain及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系的John A. List曾發表一個研究報告,指我們因為害怕失去而付出的努力,比渴望得到所產生的動力更大。兩位學者在二○○八年七月至二○○九年一月,在中國南京一家高科技電子產品工廠(Wanlida Group Co.)進行實驗,對工廠內其中一百六十五個工人進行六個月追蹤調查。實驗中,工廠經理對部分工人說「如果這星期你每小時平均生產量,可以達到四百件或以上,就會得到八十元獎金」。同時,對另一部分工人說「這個星期你會獲發八十元獎金,不過,如果你每小時平均生產量不能達到四百件,你將會失去這八十元」。其實兩種表達方法都是帶出同一個信息:如果你能達標,就有八十元獎金。不過部分工人聽到的是「獎勵」,另外一些工人聽到的卻是「懲罰」。結果,害怕失去八十元的工人,生產量比另一組工人多。

Hossain解釋,這就是「損失厭惡」或「損失規避」效應(Loss Aversion)。同樣是八十元,失去所產生的情感起伏,比得到更厲害。在聽到懲罰式語句的工人心目中,那八十元已經是他們的囊中物,所以「你將會失去這八十元」,就好像是搶走他們原本擁有的。為了保護自己財物,惟有付出更大努力。但對於另外那批工人而言,那八十元只是有可能得到的獎勵,相對之下,動力就不會那麼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