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5日星期日

朋友,我冇心學你 - 陳頌紅

2010年8月30日 - 信報

廟街街頭經常有幾個印度人舉着紙牌,拿着一疊宣傳單張,逢人經過就熱情地把宣傳單張塞進他們手中,然後以印度人講廣東話的特有口音說道:「朋友,食咗飯未?不如試吓我哋嘅正宗咖喱!」某天,我也被熱情的印度人攔着去路,我只好告訴他:「朋友,我已經食咗咖喱。」才說完,那個印度人露出整齊潔白的牙齒在笑,「你學我講嘢。」原來,我在不知不覺間,竟然模仿他的口音說話。我連忙為我的失儀向他道歉,並承諾將來會找一天光顧他(當然,我並沒有為我的承諾設下限期)。

美國加州大學河岸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在八月號的《注意力、知覺和心理物理學》期刊(Attention,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刊載了一項研究,指出人類往往在無意識之下從細微之處不停模仿他人,不管是別人的表情、動作、怪癖、特殊習慣,甚至說話的模式、速度、口音、慣用語、句子結構等,都會模仿。難怪我跟印度人講廣東話會有印度口音,跟新加坡人說英語又會有新加坡口音,而跟「o靚仔o靚妹」聊天時就不自覺用了潮語。

加大心理學系教授Lawrence D. Rosenblum進行了一個實驗:他首先要求一批從沒有讀唇經驗的受試者觀看一段無聲錄影,片段中人正讀出八十個簡單生字。受試者必須從他的嘴型猜測他所說的生字,然後大聲讀出來(為了令猜字部分的任務簡單一點,研究人員每次都讓受試者在兩個生字中選出正確的)。在實驗過程中,受試者從沒有得到任何要模仿片段中講者口音的指示,不過結果卻發現,雖然受試者從沒有聽過講者的口音,但單憑讀唇,已經受到他的影響而作出模仿。為了進行區別,研究人員另外還要求受試者讀出紙上所列的一些單字,以確定他們本來的口音並非如此。心理學家分析,模仿他人的言語、習慣或者小動作,其實是人與人之間一種無意識的低調討好,讓兩個人的距離拉近,甚至嘗試代入對方的世界,有「社交黏合劑」作用。啊,下一次我見到那位印度人,我大可以肆無忌憚地學他說「噴憂,帶痾色家哩」,而不用覺得不好意思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