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5日星期日

心理盲點,投資失誤原是情緒作怪 - 區祥江

2010年8月30日 - 信報

投資應該是一個理性和長期的抉擇,但不少例子告訴我們,當人面對着股價顯示屏上的價格變動,理性及長期決策反而會變成受感性支配的衝動行為。本來也作好風險評估,卻聽說別人有內幕消息,就不顧風險的大手買入熱炒的股票。種種不智的投資行為,都跟我們的情緒相關。

有人說華爾街是藉人貪婪與恐懼(Greed and Fear)所推動,但我們投資時的失誤又豈只受兩種情緒影響。在投資決策時我們有不少理性與感性之爭,多了解自己投資時不理智和受情緒影響的盲點,是明智投資者的成功的心法。

筆者會透過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以及神經經濟學(Neuroeconomics)的研究,為大家解開在投資過程中,我們為何會出現那麼多認知和情緒的偏差。

在這裏先簡介何謂「行為金融學」。

卡尼曼的前景理論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行為金融學主要的研究目標,就是將心理學應用在投資行為上,通過研究投資者在決策過程中的認知、情緒和意志等心理特點,分析並解釋金融市場的各種異常現象,並由此引起對市場有效性的討論。

眾所周知,在股票買賣中,應作的理性決定是「低買高賣」,但不少人反倒「高追」及作恐慌性的拋售。行為金融學就是着眼於這些投資上的非理性行為表現,與傳統金融學形成對比,因為後者認為人是基於理性的預期(Rational Expectation)作投資。行為金融學的貢獻,在於更準確解讀投資者的決策行為,指出他們不理性投資行為背後的心理。

現在,我們先從厭惡損失這種情緒如何人理性投資談起。

一般來說,人對得(Gain)與失(Loss)是有不對等的反應。例如,你失去賺取一千元的機會,不及損失一千元來得難受。雖然同是一千元,正因這感覺來得這樣不同,讓心理學家對此非常感興趣,也藉此發展出行為金融學。行為金融學的興起,並獲得世人廣泛的注意,有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發現,他沒有修讀過經濟學,卻在2002年以行為金融學及心理學之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獎。

卡尼曼把心理學成果與經濟學研究結合,他最重要的研究是關於人在不確定情況下的決策,證明了人們不是理智地進行交易,與傳統理論認為人是會為自己最大利益作抉擇有很大的出入。

面臨獲利 愛避風險

卡尼曼主要的理論就是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這理論最重要的發現是對人厭惡損失(Loss Aversion)的理解。先用以下兩條問題作例,讀者也可以試答:

一、你剛得到1000元,將會有以下兩種機會,你會選哪一個?

a. 有50%的機會得到另外1000元

b. 有100%的機會得到500元

二、你剛得到2000元,將會有以下兩種機會,你會選哪一個?

a. 有50%的機會輸掉1000元

b. 有100%的機會輸掉500元

卡尼曼的研究得出的結果如下:

一、大部分人選b。

二、大部分人選a。

問題一是以賺錢的情境為問題的框架,一般人都會選擇b,因為多出來的500元不足以讓人選擇冒險;而問題二則以蝕錢的情境為問題的框架,一般人都會選擇a,因為選擇b就肯定失去500元,而選擇a就有機會不用失去這500元。所以在可能蝕錢的情況下,一般人會希望避免損失,而展現出賭性更強的行為。

人在投資時,因應自己所設下的參照標準(Reference Point),例如心目中的理想股票價位(Good Price),這可以是股票的歷史高位或市場的預測,來評估自己的得失。但當購入了一隻「墮落天使型」(Fallen Angel)的股票,明知它的表現差強人意,也不會將它賣掉止蝕,反而想博它反彈,滿以為這樣就不須經歷真正的損失。

概括來說,前景理論有以下兩個基本原理:

a. 人在面臨獲得/賺取時,傾向迴避風險(Risk-aversion);

b. 人在面臨損失時,反而偏愛冒險。

惜售損失 急售利得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

人在面臨獲得時,往往小心翼翼,不願冒風險;而在面對損失時,人人都成了冒險家。這就是卡尼曼前景理論的兩大訂律。

投資有一個常見現象,稱為處分效果(Disposition Effect)─—「惜售損失、急售利得」,投資者傾向繼續持有資本損失的股票(惜售損失),賣掉獲利的股票(急售利得)。

以下的小測試,能揭示我們對損失過度厭惡的心理盲點:

倘若你以20000元買入一項股票,今天這股票的價值跌至只餘10000元,你會賣掉這股票嗎?

倘若你一時不慎,在網上股票買賣系統中錯按「沽出」的指示,在手續費全免的情況下,你會再購回上述股票,還是買入另一隻更具升值潛力的股票呢?

雖然兩個情況所涉的資本一樣,但大多數人在前者會傾向於繼續保留股票,而在後者則會選擇買入另一隻股票。原因很簡單,把虧損的股票沽出,投資者會因蒙受損失而產生不愉快的感覺,所以會傾向持有股票直至「平手」為止。

但若然啟動了「沽出」的指示,大多數人會選擇買入另一更具升值潛力的股票。

傳統投資理論假設投資者是趨避風險的,能作理性的選擇,但實證顯示並非如此。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投資者面臨損失的悲傷比面臨獲利的喜悅大兩倍!

所以,投資者經常是痛恨損失,而當損失出現時,不但不願面對壞消息的事實,有時反而傾向「惜售損失」,希望保留導致損失的股票,等股票一旦回本或小額獲利,可以扭轉他們曾經損失的事實。

「惜售損失」可以說是一種心理障礙,投資者一定要懂得「止蝕」。情感上出現不愉快感覺是無可避免的,但總好過在金錢上出現重大虧損才斬纜,不是嗎?此外,他們有時候會偏離理性的選擇,為避免損失而放棄獲利的股票,「急售利得」的意思是人在面臨獲得時卻為迴避風險,怕股價下跌而盡早出售獲利。

投資者若已做足研究,經過耐心等候才入市,面對大市短暫的調整,以長線投資的角度來看待,或許不一定要進行止蝕。反之,若只是跟風或未了解個別股票的表現,就要承認自己的錯誤,盡快止蝕。

損失的經驗肯定是不好受的,有人會傷心一段時間後,才能接受事實。我們的成敗,不但取決於對股票市場或個別股票的研究和認識,能認識自己投資時的心理,及當中那些不理智的情感障礙,從中知道自己的弱點所在,痛定思痛,這何嘗不也是為自己賺到了寶貴的一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