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星期四

安慰說話,講多錯多 - 陳頌紅

2015年1月20日 - 信報

安慰的說話,有時候愈講愈錯。

有一次,友人打電話來哭訴,說跟丈夫吵架。原因是丈夫經常出外公幹,留下她獨自照顧五歲和八歲的兒子。某一個半夜,小兒子發高燒,她不知所措,結果被迫叫醒大兒子,三個人一同乘的士去醫院。

那晚之後,她一聽到丈夫又要到外地公幹,就大發脾氣。

聽完她訴苦,安慰她說:「很明白。因為我也曾經幾次在半夜感到很不舒服,但家裏就只有我一人,叫天不應,叫地不聞,隨時失救而死也說不定,所以很能理解。」

以為釋出同理心,友人的感覺會好一點。殊不知,她很不滿地道:「你又不是我,你怎會明白?你的情況跟我又怎會相同?你自己一人,有什麼事不就打電話叫救護車好了,我還帶着兩個兒子……」

結果,她把本來罵丈夫的矛頭,轉移到我身上。風頭火勢,雖然無辜變成箭靶,也惟有啞忍。

又有一次,朋友上司的哥哥離世,朋友跟上司說了一句「節哀順變」,被他上司罵個狗血淋頭:「失去親人,哀就肯定哀,哪裏能節哀?」

高雄醫院精神科醫生許家璋也指出:「節哀並無法順變。適時而合宜的哀傷反應,有助於漸進地發展出接受現實的態度。」美國臨床心理學家Andrea Bonior則提出,有些安慰說話,說了可能更糟:一、「我明白你的感受」。即使遭遇類似,但沒有人能完全明白另一人的感受,反而有可能令對方覺得你想淡化他的痛苦;二、「這是上天/上帝安排」。在哀傷痛苦時,這句話只會令他質疑「那為什麼是我?」三、「如果你有任何需要,隨時打電話給我」。Bonior認為,這是說了等於沒說的話,而且會把求助責任加之於對方身上。大部分人在極度傷心時期,並不會到處求助,親朋好友應該做的,是主動提供幫忙,例如送飯、做家務、買日用品、處理瑣碎雜費等,反而更有用。四、什麼也不說。這更不行,因為顯得太冷漠。不懂說話,至少親自送上擁抱,也比置身事外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