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8日星期四

X世代的中年危機 - 占飛

2012年11月8日 - 信報

這些年,香港的八十後、九十後經常見報,成為談論及研究的對象,卻很少關注到七十後。他們有點類似美國的X世代。那一代人在1965-1982之間出生,青春時遇上浪漫、衝動、果敢的「大時代」結束,烏托邦主義崩潰,保守主義回潮,唯一的理想是追求個人自由及富裕的生活。未能出人頭地、人到中年的一群,只落得「惆悵舊歡如夢」的唏噓!

已故的美國總統尼克遜說得好:「人生,就是一個危機接着一個」(Life is one crisis after another)。很平凡的一句話,卻概括了活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無限感慨。少、青、壯年有少、青、壯年的危機。人到中年,更有所謂「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

早晨之是 傍晚之非

容格(Carl Jung)應是最早提出中年危機問題的心理分析學家。他倒樂觀,中年只是「人生的下午」(the afternoon of life),不一定產生危機,視乎中年人如何應對。他認為,假若我們還擁抱「早晨」(即少、青、壯年)的理想、人生觀和行事方式,那便可能有危機。事關「早晨之是,傍晚之非」(what in the morning was true will at evening have become a lie)。這豈非叫人以「今日之我推翻昨日之我」?

正如青史留名的英國首相勞佐治(David Lloyd George)所說,「年輕而不是社會主義者,是之謂無心肝,年老而是社會主義者,是之謂無腦」(A young man who isn't a socialist hasn't got a heart; an old man who is a socialist hasn't got a head),中年危機往往等於「中年之我推翻青壯年之我」,焉可謂不痛苦哉?

假若「昨日之我」是不真摯(inauthentic)的我,那以「今日之我」推翻之,不過是把心頭大石拿走了,樂得在往後的日子輕身上路。這解釋了何以同性戀者,不分男女,往往人到中年便「出櫃」,由黃耀明到陳志全,都在中年坦然公認是同性戀者。無他,半生都活在謊話中,不敢說自己是同性戀者,實在叫生命太沉重了。

金劍沉埋 壯氣蒿萊

中年往往是「金劍沉埋,壯氣蒿萊」的時候。最弔詭的是,讀書時成績好,風頭勁,受老師同學,異性歡迎,預期踏入社會後名成利就的一群,到頭來,事業、愛情、婚姻都遠遜預期,反而成績普通及欠佳的一群,成就大超預期。後者當然喜不自勝──什麼中年危機?未聽過。反之,當前者認識到自己的局限,被現實逼得要忘記理想,為供樓、養妻、活兒而屈就不喜歡的工作時,他們自我形象低落,無法適應的話,可能抑鬱、失落、憤怒,一個把持不住,便酗酒、縱慾,甚至精神崩潰。

大部分四十多五十歲的X世代及香港七十後中年,比上一代更戰戰兢兢,忐忑不安。除了已經賺夠錢可以隨時退休的一小撮人瀟灑得起外,已無晉升或創業機會的一群,在後金融海嘯時代,經濟環境稍為轉差,公司盈利稍稍倒退,第一批被遣散辭退的定是中年的高層或中層員工。

失了業,工作難找,找到的新職也比不上舊職風光,假若因遲婚而兒女未出身,跟配偶濃情已淡,鏡中自己開始脫髮禿頭、腰圍暴增,美貌不如昔、體力不如前……焉能不像孟子般慨嘆:余豈好「中年危機」哉?余不得已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