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日星期一

《易經》談兵錄 - 醉一先生

2012年3月31日 - 信報

《孫子兵法十三篇》主要哲學可以說是易經思想,易以道陰陽,陰陽者,乃剛柔兩者的互相角力,抵銷及和諧。在「陽」的情况下,保持「陰」的警覺;在「陰」的處境下,保持「陽」的狀態。對事物作兩面觀,採取多角度觀察,謀定而後動,這是易經基本哲理,也是孫子兵學主旨,正是「不知用兵之害,則不知用兵之利也」,利害相關,陰陽存異。

老子《道德經》是闡釋易經的書,清楚指出「萬物負陰而抱陽」,孫子重視陰陽向背與順逆之道,如「高陵勿向,背坵勿逆」和「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等剛柔相制之理。又如「角之而知得失之理」說明陰陽強弱比較。易經「訟卦」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意思是天在上,水往下,各走各的,彼此意願相違,在古代,可引伸為天子與臣子之間意見分歧,以致互不支持。又可推論為臣民之間,在失去了天子支持的情况下,不能上下一心,步調不一致,行事迷失了方向,互相發生口角是非鬥爭。若是將軍出征,便成孤軍作戰,身陷險境。易經指出這是皆因沒有事前共識和做好功課,於是决策錯誤,臨場遇事便亂了陣腳。基於陰陽變異,時空易位,莊子謂「時無止,份無常」,萬象與時俱進。所以孫子認為「廟算」即預先籌謀和共識乃用兵首要事項,凡事不能掉以輕心,否則馬失前蹄,功虧一簣。

孫子兵法須與時俱進

古代戰爭,兩軍對壘,臨陣者以實地作戰經驗為主體,以兵學理論為思想指導。《孫子兵法十三篇》雖勝在理論完備,易於掌握,然也未必是實地練兵、行軍布陣的兵法。况且,鑑於民生科技的轉變,時空不同,需要因地制宜的關係,各種戰爭理論根據不同需求便此起彼落地誕生。由此可見,歷代群雄爭霸,逐鹿中原,各出奇謀,絕不讓孫子兵法獨領風騷。

近世轉入科技戰爭時代,大部分古代作戰布陣兵法不合時宜,惟武學七經之治國治民內涵卻古今適用,而七經中又以孫子十三篇內容最完整,簡潔流暢,本體就像是一篇思想指導論文,不但適用於軍政理論,還可運用於今日的外交、經濟貿易、工商管理、投資策略、以及人才訓練等各行各業,更是一部個人修為的典籍,近年已成為歐美某些高級學府必修科。

評價褒貶要作思考

當年波斯灣戰爭爆發時,一位美國高級指揮官也曾高調宣稱:盟軍之能取勝海灣之戰,實靠中國孫子兵法之助。此話雖則可令全球華裔自豪,但在筆者而言,卻另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記得當年美國發動盟軍進攻波斯灣時,中國因其出師名目模糊,故而保持中立,同時美軍本身在中東沙漠一帶早已部署多年,對敵方軍事瞭如指掌,况且彼此強弱懸殊,動武又何須一兵一卒?只在熒幕按鈕之間, 全盤早已勝券在握 。若指這是一場靠孫子兵法的戰爭,無疑間接地把中國牽涉入中東漩渦之內。這是另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

相反地,從前法國大將軍拿破崙處於戰爭末期時才看到孫子兵法,發覺自己過往犯了不少戰略錯誤,使他懊悔莫及,恨不早得此書。拿破崙對孫子兵法的評價,比較言出由心。

主張和平、反對戰爭

很多人對傳統兵法有點誤解,認為懂得兵法者比人優勝,更認為兵法是教人攫取他人利益或佔他人便宜,甚至可以不勞而獲,又可屈人於不義。常見某些人行則講孫子,坐則談兵法,喜用機謀,好勇鬥狼,以為這樣才可表現自已有兵法謀略。其實細看古代各家兵書(尤其是孫子),每家開宗明義都先教人自我修養做工夫,仁義為先。做領導者須懂得愛民如子,愛護下屬,才能愛護國家社會,正如司馬法在第一篇便指出「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之謂之正」,又說「國雖大,好戰必亡」。任職者必須站穩崗位,鍛煉個人修養,以社會國家利益總體為目標,不以個人私利或喜怒作為出發點,若非情不得已,彼此不作兩陣交鋒,盡量避免任何方面損傷。易經認為事物是相對的,如老子所說:「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

軍事的鬥爭,政治的角力,難分對錯是非,定局只論輸嬴。因為人在場中,令人亢奮瘋狂,掙扎求存,無暇顧及他人,是故誰勝誰負都會犯下因果,故此,孫子還是語重心長地說:「將不可以怒而興師,帥不可以慍而致戰,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明君慎之,良將慎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