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星期一

嚴重受傷的孩子 - 李維榕

2024年6月22日 - 信報

這孩子讓我很擔心,他才10歲,然而一見到母親,便不停叫罵,愈罵愈激烈,他說:「我要細訴她的100宗罪!」

他的情緒如此高漲,一發不可收拾,直稱媽媽名字:某某某無恥,某某某是賤人,某某某雙重標準!

我們問:「你怎可以這樣對母親說話? 」

他狠狠地答:「我沒母親!」

跟着就傷心地哭了。哭完又再罵,一宗宗地數下去。

父母坐在那裏,十分尷尬,母親忙着為自己解釋,但愈解釋愈惹來他的反擊。孩子最後一支箭似地衝出診所,我們的團隊趕快追去,最後在隔鄰大廈角落把他找回來。

學校老師和社工一早就提醒我們,孩子其他事還好,不過一知道母親來找他,便會失控。要有4名大漢才能夠把他按下。

孩子為什麼對媽媽如此抗拒?一般人認為因為母親管教過於嚴厲,父親則較為縱容,才造成孩子對母親的拒絕。可是,母親完全不像虎媽,在小孩面前更全無招架,又能夠嚴厲到哪裏?

撫養權的安排,是離婚官司最難搞的一種,關鍵全在父母如何配合。問題是,如果夫妻關係良好,他們就不會鬧上法庭;而無論法官如何判決,孩子不就範,任何人也束手無策。

自行判決

像上述這個案例,父母已經分手4年,撫養權本來判給母親;然而,孩子對媽媽如此抗拒,法庭的判決難以執行。其實,孩子一坐下來就投訴法官不公平,他問:「我又沒跟她住,為什麼爸爸還要每月給她贍養費?」

可見孩子心中自有一座自己的「法庭」,一早就斷定誰是誰非,不管法庭判決如何。要明白這個現象,就得回顧過去二十多年來有關父母矛盾對孩子影響的研究,其中有4種狀況尤其影響深遠。其一,父母之間缺乏親密關係;其二,家暴;其三,火爆的離婚;其四,孩子認為父母某一方遭受到另一方不公平的待遇。

第三及第四點所描寫的情況,經常顯示在離婚家庭的小孩身上。離婚本身並非問題,糾纏不清的離婚才給孩子帶來傷害。家庭分裂,兒女又如何不被撕裂?他們不是幫母親,就是幫父親。在大部分案例中,孩子都會站在母親的一方,對父親萬分仇視。每到探視期,就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或病徵,讓爸爸無法成功接近。遇到這種狀況,父親往往會怪責母親,認為這是她的影響;但父親愈怪責母親,孩子就愈替她抱不平。雖然數目較少,也有小部分孩子會站在父親一方而拒絕母親,道理亦一樣,上面描述的小男孩就是一個例子。

遭受自己兒女的拒絕,無論爸爸或媽媽,都不會好受。不過,你愈為自己辯解,愈會引來小孩的抨擊;你愈埋怨孩子受了另一半指使,孩子就愈會黏着另一半不放手。因為這不全是管教問題,也不單是父子或母子二人問題,而是當父母關係產生矛盾,小孩就自然地會站邊,尤其會保護他認為是受害者的一方。

父母關係受傷,傷疤往往被孩子承受起來,成為他們的傷。

要知道夫妻在離異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各種慘烈的碰撞。像這個孩子的父親,曾多次帶着孩子離家出走,或自己被妻子家人趕走,這些痛入心扉的遭遇,並非只是大人的惆悵,小孩也經歷其中,讓他們身心受創。加上父親不善於表達,孩子看在眼內,更加覺得要為他發聲。遇到這種情況,母親真的有理說不清。明顯地,父母兩人都愛小孩,只是發生在大人身上的種種轇轕,深深地烙印在小孩心中,變成對母親的強烈指摘。

孩子自己其實亦十分痛苦,沒一個會說「我沒有母親」而感到釋然。他的衝動、一發不可收拾的憤怒,才是我們最需要關注。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必須放下明槍暗箭,他們要爭取的不應該是撫養權,而是怎樣合作起來,先替這嚴重受傷的孩子療傷,讓其看到父母即使身經萬劫,仍然可以和平相處。

各種聲音

好在學校老師和社工都參與了我們的評估過程,目睹孩子的情緒困擾,更有決心在學校為其提供一個安全的成長空間,因為如果孩子在學校有成功經驗,這可以抵消很多過去的傷痛。

這孩童年齡還小,更應該及早綢繆。年齡大了就更難處理。案例中有個二十多歲的少女,在父母離異中傷痕纍纍,當年父親帶着女兒出走,母親千里追蹤,過程充滿心酸。孩子從此不離家,媽媽要去看她,她說:「她來,我就跳樓!」即使父母想補償,孩子再不肯相信大人。

在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支持下,我們出版了一輯名為《聆聽孩子的聲音》的畫冊(可向亞洲家庭治療學院免費索取),收集了很多孩子面臨父母撕裂時的聲音。

這些聲音有時悲哀,有時無奈,有時憤怒,有時傷痛;這些聲音並非全用語言表達,它比語言更原始,有時是尖叫,有時是嘔吐。而最讓人心痛的,是無言的吶喊。

替孩子療傷,應是離異父母首要重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