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2日 - 信報
本年7月6日是二十四節氣裏的小暑。暑,炎熱之意,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而緊接的7月22日,則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這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民間亦因而累積了不少養生習俗。
小暑當天過後,俗云「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氣溫一直高升,很多地區熱浪襲人,在這個時候,民間有以下養生習慣:
一、曬衣物及除菌
小暑時節,民間有曬衣服、雜物的習俗。小暑,民諺有「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因這一天,為一年中氣溫快到最高的時段,所以家家戶戶,會不約而同選這一天「曬伏」,即把存放在箱櫃裏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此滅除細菌和霉菌,以及衣物可更防潮防霉。因此,有的地方稱小暑為「曬衣節」。
此外,民間的皮貨舖、舊書舖、字畫店、中藥店,以及各類商店,都會在這天晾曬各種商品。皇家也不例外。每當六月初六,如恰逢晴天,皇宮內全部鑾駕,都要陳列出來暴曬,宮內的檔案、實錄、御製文集等,也要擺在庭院中通風晾曬。
相傳古代皇帝都會在六月六日「曬龍袍」。除了皇宮要拿東西出來曬之外,寺廟亦要拿經書出來曬,俗稱「曬經」。
各地寺廟道觀,要在這一天舉行「晾經會」,以防經書潮濕、蟲蛀鼠咬。
二、蓮藕治苦夏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中醫認為蓮藕味甘性平,能治苦夏之病。
清代著名醫家王士雄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藕屬「生食生津,行瘀,止渴除煩,開胃消食,治霍亂口乾,療產後悶亂。熟食補虛,養心生血,開胃舒鬱,止瀉充飢」,甚至具有一定解毒功效,外敷還能治療凍瘡。
蓮藕煮食法眾多,筆者推介蓮藕黨參玉竹排骨湯,有健脾養胃、滋陰潤燥之功效,製作方法如下:
材料:切塊蓮藕500克、黨參20克、玉竹20克、焯水排骨500克、切片生薑5克。(2至3人份)
做法:以上食材加進鍋中後,再加入1000ml的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熬40至60分鐘後,加鹽調味。
功效:健脾養胃、滋陰潤燥。蓮藕甘溫,可健脾開胃、益血補心;黨參甘平,可健脾補肺益氣;玉竹甘平,歸肺、胃經,可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三者合用,與排骨熬成湯,適合脾胃虛弱、氣陰不足、常見疲倦乏力、咽乾口乾、舌淡紅者食用。
三、綠豆芽調五臟
小暑食療四寶是「黃鱔、山藥、蓮藕、綠豆芽」。其中,綠豆芽在小暑,最為推介,民間更說「吃了綠豆芽,再熱都不怕。」《本草綱目》載:「諸豆生芽、皆腥韌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獨異。」綠豆芽性涼味甘,不僅能清暑熱、通經脈、解諸毒,還能補腎、利尿、消腫、滋陰壯陽;調五臟、美肌膚、利濕熱,適用於濕熱鬱滯、食少體倦、熱病煩渴、大便秘結、小便不利、目赤腫痛等患者。
四、小麥麵排毒
據《荊楚歲時記》載:「六月伏日進湯餅,名為辟惡。」小暑酷熱難耐,為何古人還令人吃淌汗的熱湯麵呢?這因小暑前後這時段,剛是小麥收成之期,這時多吃新小麥做成的熱湯麵,可「以熱制熱」地給人出一身大汗(排毒),既可嘗小麥之鮮,又可藉中醫之「排汗法」,排走人體內,積有過多的「風寒暑濕」等,即中醫指的「邪氣」、「惡氣」,以保小暑後之安康。
中醫更認為,小麥味甘,性涼,可養心安神,益氣除熱,除煩止渴;能夠和五臟、調經絡、利小便。
五、小暑養生三要
俗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會養生,百病不纏身」。小暑期間,非常炎熱,由於出汗多,消耗大,人體會特別勞累,故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小暑節氣養生,宜:
1.切勿貪涼
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因養生要遵守「春夏養陽」的原則,宜戒除不良生活習慣,以免損傷陽氣。如炎熱暑天,忌一口氣灌下冰鎮飲料,這似乎可即時降溫,但它對身體的危害,卻無法用這一時的清爽彌補。
另,飯後喝冷飲尤傷脾胃,因為此時大量地喝冷飲,會加速胃壁黏膜血管收縮,胃的活動減弱,消化液分泌量減少,食物消化就會受到影響,形成飽脹狀態,引發腹瀉等消化不良症狀。
2.多喝溫水
小暑時節,要多喝水,因為天氣的原因,人體水份大量流失,這時如果沒有補足水份,容易中暑。長期戶外活動,出汗過多時,飲點溫鹽水,能助人們補充鹽份,更避免因缺水份,而導致中暑情況出現。
3.忌情緒激動
在小暑時節,氣溫高、天氣燥熱,按「天人互感」理論,人們容易因此而「躁動」。然而,當我們情緒激動時,會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給心臟帶來額外負擔。
激動的情緒,還可能誘發一系列身體反應;如頭痛、失眠、食慾不振等,進一步影響身體健康狀況。尤其對於那些已有嚴重心臟疾病或高血壓等病人來說,太激動的情緒,可能會加重其病情,或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故小暑後,宜要特別控制好自己情緒,不宜經常大怒、生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