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9日星期二

自我陶醉的錯覺 - 陳頌紅

2013年7月9日 - 信報

都說屬於自己的一切特別美好,其他人的,頂多是不過不失。

跟友人下午茶時,她自豪地遞上手機,讓我欣賞她兒子被學校貼堂的畫作。禮貌上,無論我看到什麼,循例、難免──都應該讚嘆一番,以保友誼不變。友人當然很滿意我的反應。手機裏面,還有其他小朋友的貼堂作品,不過友人就在我身旁不斷批評:「你看這一幅,顏色太暗,不夠明亮……你看這樹和鳥的比例,是不是很怪……」總之,兒子畫的就是天下第一,其他圖畫即使得到老師認同,貼堂獎勵,都只是她兒子畫作的陪襯而已。

沒多久,友人的家務助理帶着她剛下課的兒子來到餐廳,小男孩手上有一幅捲起的畫作,友人連忙打開,賜我親眼、近距離欣賞她兒子最新力作的榮耀。畫裏面,一隻躍起的海豚,奔向西下夕陽,很有詩意,我倒是真心喜歡。「你看,他又進步了,他的創意總是令人意想不到,我敢肯定,班裏面沒有一個同學畫得比他這一幅好,他確是有點天分。」可是這時候,她兒子說:「媽媽,這幅畫不是我的,老師要我們畫好畫後,送給其他同學,這是XXX畫的。」友人一怔,牽強地笑,「你的同學也畫得不錯,只是夕陽好像太黃了一點……」她轉過頭來問我:「你說對不對?」

魯爾夫.杜伯里在他的《行為的藝術》中,解釋這就是「非我發明症候群」,人們總是喜歡陶醉在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精心傑作」(包括子女)當中,很難跳出框框,從遠處清醒地審視自己的東西,並主觀地認為,「除非這是自己創造的,否則一切都不好。」他也提到自己一個經歷:某天他下廚時,自製了一種新醬汁,配着比目魚吃。他妻子嘗了一口,露出怪怪的表情,不過他堅持那醬汁很不錯。兩星期後,輪到他妻子煮比目魚,她準備了兩款醬汁,一是慣常吃的奶油醬,另外是購自法國頂級廚師的原創醬汁。作者吃了一口法國醬汁,覺得超級難吃。妻子很不好意思地說:「很難吃嗎?這正是兩星期前你自鳴得意的自製醬汁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