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4日星期三

廣告救國 - 占飛

2013年4月24日 - 信報

在「佔領中環」、碼頭工運聲下,看電影《向政府說不》(NO),別有一番滋味。它沒有令觀眾看到有多熱血沸騰,反而冷靜地啟發占飛:雞蛋雖脆弱,但面對堅硬的高牆,它不一定要壯烈地自我摧毀,拿捏時機,以柔制剛的智取一樣可以把高牆融掉,來一場不流血革命。

根據作家村上春樹的闡釋,堅硬的高牆可以代表體制(System),體制本應是保護平民的,但它有時會變成冷酷的高牆殺害平民甚至叫人自相殘殺,故他寧可站在手無寸鐵的平民,即雞蛋那邊。

《向政府說不》乃真人真事,今年有份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講的就是1988年智利舉行國家公投,反對黨利用消費主義策動「軟武力革命」,包括廣告佔領電視機,動員明星的公關力量,最後推翻獨裁政府。

貶低智慧

當然,有人批評電影過分跨大選舉宣傳和廣告的力量,貶低了選民的智慧。事實上,現實告訴我們,對於並不透徹了解的政治人物,市民往往只能膚淺得像買汽水、杯麵般選擇自己的心水口味。

所以,誰也不會小看媒體與政治和經濟的關係,尤其是當下的網絡力量。大家應該不會忘記2010年至2011年分別於北非和內地發起的「茉莉花革命」和「中國茉莉花革命」吧?

今時今日,哪一個政客不打公關牌和網絡戰?近至香港特首選舉,梁振英以「齊心一意撐香港」為競選口號,再放片強調自己貧苦出身,還連紮腳的母親都搬出來博草根認同;唐英年自我引爆婚外情博上報,再找藝人周星馳、黎明發功撐場,星爺一句:「我不和蠢人做朋友。」勝過千言萬語。

場面幾煽情有幾煽情,政綱幾糢糊有幾糢糊,冷嘲熱諷殺傷力不遜明槍暗箭,證明政治某程度上是一場表演。

遠至美國,奧巴馬總統之路明顯就是一本品牌宣傳教科書,鋪天蓋地的網絡宣傳伎倆,旗幟鮮明、簡潔地以「Change」把口號變成品牌,刺激市民「搶購」他,又一次證明行銷手法可以應用於政治,最緊要有創意。

羅斯福總統的名句:「不做總統,就做廣告人。」今時今日如此說,似是理所當然不過,但二十五年前的智利反對黨已想到打意識形態之戰,實在是不得了的創舉,「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永遠是對的,有人誓要當政治烈士,也有人願意做現代諸葛亮。

烽煙四起

在位已十五年的智利獨裁者皮諾切特,必須在法定的公投勝出才可續任八年。為公平起見,反對派和政府同時享有同等機會在電視播廣告宣傳,政府撐公投的propaganda當然又刻板又悶,反對派看中這盲點,找來廣告導演和出名演員,將政治信息包裝到同汽水、化妝品廣告一樣,實行借流行文化滲透民間,當年其中一個最有趣的廣告,表面是安全套廣告,床上妻子對求歡的丈夫頻頻「說不」,正是呼籲群眾投反對票。最後,反對黨得到54%支持票,成功推翻輕敵的獨裁政府。

近年看「葉問系列」電影,自然更明白「以柔制剛」的道理,無論再強的刀槍兵炮,被喻為「女人拳」的詠春都可以招架得來,宇宙最強到可以「一個打十個」。文化與廣告就是這麼一回事,軟實力猶如水般滲透,卻引發無可估計的爆炸力。

電影把這段不可思議的真實歷史搬到大銀幕,而且拍得非常有紀錄片味道。男主角René Saavedra是基於智利廣告界才子Eugenio García的生平事迹改編,飾演René Saavedra的男主角Gael García Bernal早陣子難得在英國與Eugenio García進行了一場對談,並接受公眾透過社交網絡即時提問。

有人問García今時今日是否還相信marketing的力量?當事人毫不豫疑地回應:「當然,廣告可以改變人們固有的常識。」(change the common sense of peoples.)

香港政壇會否像智利?待我們成功爭取普選才講吧。但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公司在港宣傳《向政府說不》時,用到「廣告救國」和「熱血公民必看」的字眼,很明顯是在近期烽煙四起的社會環境下,借題發揮和穿鑿附會一番,大家似乎都明白促銷遊戲怎樣玩,而且更玩得爐火純青。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