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為港孩伸冤 - 李維榕

2011年3月18日 - 信報

港孩,是一個有趣的名詞!先有港女,後有港男,現在又有港孩,究竟香港孩子是什麼一回事?

把人分門別類,也許是港人的習慣。但人是活在關係網絡中的動物,人與人之間是互相關連和彼此依賴的。如果說港孩是一些備受保護、不知人間冷暖、自以為是的孩子,那麼,必定有人在背後扯線,為他們布下天羅地網,讓他們一步步就範,才會培養出如此讓人費解的一代。

這些得天獨厚的孩子,從小就不用為任何事情煩惱,他們享受着這個經濟繁盛的大社會環境,不必為任何需要張羅,不必思索;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讀書。但是即使是學校的事,也多由父母代為解決。

拉牛上樹

很多母親都說,教孩子做功課是一項苦差。為什麼是苦差?當然是因為費盡心機,而孩子卻毫不起勁,像是拉牛上樹,實在費勁!但是她們很少會停下來想想:做功課是孩子的事,如果母親比孩子更賣力,那就是等於母親在讀書,而不是孩子在讀書。

嚴父慈母這個形容詞,在港女港男的結合中不一定管用。不知何故,在教孩子功課來說,母親往往比父親更嚴格!這也是造成父母矛盾的一個導火線。母親處理不了孩子,自然就會埋怨父親不負責任,只顧與孩子玩耍;父親卻覺得做功課不是打仗,不用步步為營,怪妻子過於執着。

這樣說,孩子應該與父親較為密切,互相聯盟。事實卻偏偏相反,不被母親認同的父親,孩子也不會對他尊重。結果是孩子的問題,誰也管教不來。

這些凌駕於父母頭上的孩子,他們養尊處優,卻往往無法發展自己的個人興趣,反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在父母身上,很容易會捲入父母的情緒。

有個孩子形容他母親的眼睛,像是兩盞大光燈,老是跟着他射去。他無論做什麼或不做什麼,總是感覺到母親的偵察。

放不下母親眼睛的孩子,一般都不知道是為自己讀書,還是為母親讀書。發展不了自己的獨立心態,就只有混沌一片,除了與父母糾纏,對外面的世界很難產生興趣。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需要很多自我發展的空間。兒童是一個從玩耍中學習的年代,對天地萬物應有一種好奇。青少年是個探險的階段,他們需要冒險、要探索天下事,慢慢才學會對人對己負責。這個學習做人的過程,一旦被剝削了,孩子就很難根據年齡需要而自然發展。

心理侏儒

如果真有「港孩」這一回事,那麼我會認為那都是一些落在他們真實年齡後面的孩子,無法成長。

長不大的孩子,其實是十分痛苦的,四肢發展,心理上卻是一個「侏儒」,比常人矮了一大截。

無法適應外面世界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這些孩子在成長路上,大部分時間不是與父母親糾纏,就是捲入了父母矛盾的漩渦,全部精力放在父母身上。這些孩子,往往成為父母的專家,對家庭內的人際問題瞭如指掌、觀察入微;但是對自己的事或世界大事,就漠不關心。他們最容易演變成隱蔽青年。如此看來,激情的「八十後」並非壞事。

孩子的精神健康,是每個先進社會都極度關注的項目。但是我們這個着重孩子的文化,卻往往把關注集中在「教」與「養」方面。

並不是多花時間在孩子身上就解決問題,怎樣有效地運用共處的時間才是關鍵;也不是不斷向孩子灌輸上一代的價值觀就能夠成功,言行身教,才是基本因素。而且孩子不能缺乏自己嘗試的機會,反叛是成長必須經過的里程,因為如果分不出兩代的界線,就沒有青出於藍的機會,只能乖乖地被前人牽着鼻子走。

有趣的是,大部分臨床治療的例子,都是一些脫離不了父母的孩子,離不了家,就會產生各式各樣的行為問題、精神困擾及千奇百怪的身心症。

很多人認為這是孩子本身有問題,他們忘了孩子是家庭和大社會的產品。

最近看到一對父母,為家中幾個孩子不停爭吵。尤其是長子,父親說,等他成年就要把他趕走,急壞了那不斷為孩子擔憂的母親。

父親覺得母親寵壞了孩子,讓自己無法有效地做父親;母親卻覺得丈夫對孩子過於嚴厲,非得撲身保護孩子不可。父母彼此造成的僵局,孩子只是磨心,全部顯得無精打彩,讓父親看了更是怒氣沖沖,而母親愈更包庇着孩子不放手。

無論是逼着孩子讀書的虎媽媽,還是渴望兒子頂天立地的虎爸爸,他們都忘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父母之間如果沒有一定的協調,無論單方面的方式如何厲害,都是行不通的。況且,這也不一定只是教子方式不一致的問題,夫妻間必定有更深層次的矛盾,才會發展成如此各自為政。

偏偏是很多父母都說,彼此之間並無大問題,都是孩子讓他們無計可施,才變成這樣!

你看,連最愛孩子的父母,都會把矛頭指向孩子,而不是趁機自我反省。孩子如果出自暴力家庭,就更加是有理說不清了。

避之則吉

記得看過一篇好像是意大利文豪莫里哀的散文,內容是描述一個小孩子坐在屋後等候他那做妓女的母親見客後,出來井旁打水梳洗的心態,用孩子的第一身書寫。如此驚人的情景,近代人一定當是虐兒處理。但是那篇文章十分平和,充滿童真,讓我久久不忘。

也讓我想,究竟什麼才是孩子需要的環境呢?

我相信,無論家庭貴賤,必須要有一種和平心態、一種平常心。父母彼此之間有一定的互相尊重。家庭有共同時間,也有個人自己的空間。

最重要的是,有矛盾不要緊,但是不能成為內傷!因為一個苦澀的家庭,必然不會長出快樂的孩子!

一個苦澀的環境,人人都應該避之則吉,偏偏是困在這裏面的孩子,總是無法抽身!在這個重視家庭的文化,我們更加要明白,港孩,不過是家庭和大社會的一面鏡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