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7日星期五

惡名在外 - 張總

2010年9月17日 - 信報


瑞典的惡波士研究,沒有替惡波士下個很明確的定義,研究對象亦是西方企業,對替跨國企業工作的員工們,較有啟示。其實,人性天下一樣,不分中外。

不過,替跨國企業工作的缺點是,不斷世代交替,快者十八個月,慢者五年,就來一個新波士,前後任很少性格相近。而慣例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清洗手下成為慣性動作,惡波士現象乃出現,但形態亦多種,性格兇惡、居心險惡、面慈心惡、忽善忽惡,惡的對象亦因人而異。

而惡的態度一般都是當事人欠缺說服力和行事不夠堅定,一定於靠惡,不留情面,吃不消者,心臟病發,自然不出奇,能忍自安,只因外面未有機會。

本來彼此氣場不合,亦應好聚好散,照足規矩,補水出門,亦算合理,偏是希望員工淨身出戶,不必補水,黑口黑面,開會罵人,最令人討厭。《三國演義》中,張飛鬱結在心,醉酒打人,屢勸不改,劉備亦無修。張飛為手下所殺,報應太慘,亦是當惡人之故。

關公剛愎自用,不聽人言,得罪同僚,結果敗走麥城,無人出救,亦不得不死,亦是當惡人之故。

其實如趙構,令秦檜當惡人,殺了岳飛,自己福壽雙全,秦檜得了罵名。李林甫口蜜腹劍,未當惡波士,但壓得住安祿山,楊國忠要當惡人,反令安祿山作反,自己亦慘死,害死楊玉環。

劉備一生裝大仁大義,不當惡人,但關張終身追隨,一言就令曹操殺呂布,不出惡言而令死敵喪名,更是高明。西方波士,一惡到底,只得罵名而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