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4日星期六

怎不生吃蠔? - 高潔

2010年9月1日 - 信報



美國又爆沙門氏菌感染疾病潮,千餘人得病;生產廠家召回問題雞蛋,超過五億枚。人心惶惶。美國《男性健康雜誌》,乘勢評選出含細菌最多的八種食物。

其中包括生蠔—「它包含諾羅病毒、空腸彎曲菌、創傷弧菌,極易導致腹瀉。專家建議別生吃,否則一定要蘸蒜、薑、醋、檸檬汁,外加葡萄酒殺菌」云云。

你教導法國人蠔不生吃,難道他們會接受蠔乾、蠔烙這些古怪的吃法?七月份,我和兩位廣州美院的教授朋友,在諾曼第海濱海鮮檔大啖生蠔;一份九歐羅,用膠碟盛了,上面只放四分之一檸檬,哪兒會提供薑蒜醋?法國人聖誕新年團年飯、餐枱上頂多增添一碟蘋果醋,不為殺菌,只為調味耳。兩位廣州朋友,在國內談食物污染而懼。「只有在法國可以放膽吃生海鮮!」法國的衞生監督,鐵面無私啊。

但凡准賣者,閣下放一百個心。生蠔(學名牡蠣)養殖業受病毒襲擊,那是另一回事。

西南大西洋海濱的阿爾卡雄(Arcachon),因蠔大而含奶感,名產也。上世紀養蠔戶一千二百,近年只剩下三百到三百五十家了。有的蠔農,一年收穫四噸,普通食家來訂一打,他正眼也不瞧一下,大箱大箱的全賣給海鮮商人;只是這種昔日的奢侈之物,如今民主化了,大超市竟降價到一公斤三歐羅。那些堅守古法的傳統養蠔戶,情願在圖魯茲墟市或是自家蠔棚直接賣。

何謂摩登?何謂古法?阿爾卡雄的傳統蠔戶,眼下除了懼怕病毒入侵,最憂心愁瘁的,倒是那種基因操縱所創造的新品種,別的蠔有兩對染色體,它卻有三對染色體。始作俑者,乃是法國開發海洋研究所。食用貝類業者,渴望一種理想牡蠣:不肥膩、成長快、一年四季皆可啖|好消息,三倍體蠔triploïde誕生了!

新品種是不孕的,擺脫了予人「肥膩」感的雄魚生殖腺—就因了這緣故,法文十二個月之中,凡不帶「R」字母的月份,皆不宜吃云云。另一方便之處,是不再需要撈獲不產卵的幼體了,只須向全法國七個孵卵處購買便行。然而這種「人工蠔」,惹起古式養蠔農的反感,有的要求新式蠔須貼上人工操縱標籤,還消費者以知情權。當局拒絕之後,「我們決定反其道而行之,標明咱們生產的蠔是『堅守傳統』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